沪剧《早春》
“新作迭出、演出不停、签约不断”——在昨天下午举行的“上海民营院团创作题材规划(剧目)交流座谈会”上,上海各家民营院团不仅回顾了2020年疫情下的剧团“求存、求新、求变”之路,更自信满满地亮出2021年的创排计划。
上海民营院团正在向重大主题创作靠拢。明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上海民营院团正在紧锣密鼓地创作、打磨多台献礼之作。文慧沪剧团红色沪剧《早春》、上海现代人剧社音乐剧《寒色曙光》、新东苑沪剧团沪剧《七号桥》、彩芳沪剧团沪剧《叶嫂》、安可艺术团话剧《绝境》等作品深入挖掘本土革命历史记忆,展现上海红色文化光辉。
“疫情面前,民营院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我们不’等’,我们不’停’,”就是在2020这样特殊的一年,文慧沪剧院全新创排了沪剧《早春》,将目光投向龙华英烈。前不久,该剧代表上海民营院团唯一入选了上海迎接建党100周年首批39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
同样进入孵化阶段的还有上海现代人剧社的音乐剧《寒色曙光》,“这是一部00后向建党百年致敬的作品,回溯了上海奉贤曙光中学成立党支部的红色记忆,年轻的演员将通过舞台与革命历史对话,”上海现代人剧社社长张余介绍到。
上海现代人剧社悬疑戏剧正在上生·新所演出
全年演出场次已超过1.6万场、全年总收入超过2.5亿元的上海民营院团,在建设上海文化“大码头”、迈向亚洲演艺之都的道路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
“他们的战略眼光已经不局限于当日、当月、当年,”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芝说,近几年,是上海民营院团走向主流演出市场和实现自身运作良性循环的关键几年,他们从突破理念、创新机制、重视原创、拓展市场、运营模式等多方面,真正迎来了逐步走向成熟的最佳时期。由他们缔造的“上海经验”,也获得了市场的检验与业内的认可。
徐俊戏剧艺术中心音乐剧《赵氏孤儿》、勤苑沪剧团沪剧《石榴红了》、上艺戏剧社《金秋的三天》等2021年的新作“品相饱满”,已经落实了多个巡演计划、签约采购。
上海现代人剧社的多部悬疑剧这些天正在新晋网红地标“上生·新所”演出,票房火热。新东苑沪剧团抗疫沪剧《玉兰花开》深入到抗疫第一线体验生活,把生死攸关的动人事迹搬上舞台,近期其英文版也已诞生,获得国内外多方关注。
抗疫沪剧《玉兰花开》
反映大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命运,记录城市的呼吸、生活的脉搏,这样的现实主义创作叫好又叫座。在成功打造话剧《生命行歌》《悬空八只脚》后,上艺戏剧社全新创作的话剧《金秋的三天》,将作为“养老三部曲”的最后一部2021年正式与观众见面,讲述上海的普通人怎么让这座城市闪闪发光。
2013年落户上海的“上海开心麻花”一直是民营院团票房的佼佼者。今年,该团在疫情期间积极打造的现实题材新喜剧《了不起的爹地》聚焦上海改革开放40年成就,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明年还有一部全新的舞台剧作品即将面世,接下来,我们希望利用更多市场资源推广上海文化,”上海开心麻花副总经理陈强说。
去年原创《银杏树下》的成功,可以称得上是勤苑沪剧团在题材和艺术创作上的一次巨大突破。该剧讲述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工作者是如何带领党员群众实现乡村振兴,唱响一首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田园交响曲的。“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这样重大的题材创作,观众们非常喜欢,我们也有了更多底气和自信。”勤苑沪剧团团长王勤介绍,2021年除了继续打磨《银杏树下》之外,还将有另一部原创现实题材作品《石榴红了》和古装题材作品《酒魂曲》与观众见面。
音乐剧《赵氏孤儿》
“讲好中国故事”是徐俊戏剧艺术中心始终如一的创作方向。明年5月27日,新编音乐剧《赵氏孤儿》即将开启首演。中心负责人、导演徐俊介绍说,早在400年前,伏尔泰就将《赵氏孤儿》介绍到了西方,是西方最早接触的中国戏剧文学之一,经演不衰。深藏在《赵氏孤儿》故事下的人文密码,引发了一代代艺术家对其进行挖掘、解读、再创作。即将亮相的全新音乐剧作品《赵氏孤儿》将是一次古典与现代、音乐与戏剧的碰撞,并用这个古老的中国故事链接当代、链接世界。
“昆曲王子”张军多年致力于昆曲的振兴和繁荣。今年他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创排新编昆曲《爱情四季·琴挑》,探索多元化的艺术呈现和传播方式。2021年新作《牵丝线》即将亮相,剧团将向舞台艺术发起新一次挑战。
张军《爱情四季·琴挑》
图片:主办方供图
作者:童薇菁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