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场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人们的生活节奏被彻底改变,口罩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日常必需品。与此同时,全球文化交流也面临着重重挑战,但文化、艺术与时尚界不忘使命,坚信美好事物蕴含的巨大能量,能重新点亮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带领人们走出阴霾,拥抱明天。
时值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成立25周年、《瑞丽伊人风尚》创办20周年,一场借助艺术与时尚的巨大力量,以艺术文化交流为纽带、以国际时尚产业为平台、以口罩为主角来展现人类积极进取精神的公益活动应运而生。
今天下午,“持续美的制造——抗疫公益行”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三楼戏剧沙龙举行。丁乙、丁设、丁申阳、方力钧、李磊、何曦、陈九、林明杰、岳敏君、周春芽、薛松、周范等12位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受邀跨界创作40余套艺术口罩,在方寸之间持续美的制造。活动现场,上话青年演员们佩戴精心设计、风格各异的跨界艺术口罩精彩亮相,激励着人们化解当下的苦痛,用艺术复苏生活,用艺术疗愈伤痛,用艺术点亮前路。
比如来自艺术家丁设的作品,用新颖的抽象语言将简单、琐碎的元素组成丰富且有机的整体,给人以恬静、悠远的美感。
艺术家方力钧的设计作品,看似调侃、泼皮的光头人像背后,是人们对于美好与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艺术家李磊的作品,明艳跃动的色彩中所蕴含的张力和能量,令人过目难忘。
艺术家何曦的设计作品,淡雅隽永的水墨将“风生水起”演绎得淋漓尽致。
艺术家岳敏君的设计作品,可爱的熊猫和标志性的大笑人,让人一扫心头的阴霾,拥抱灿烂的阳光。
艺术家周春芽的设计作品,绚烂的桃花消融了人类与自然的阻隔。三种不同视角下绿狗坚定的眼神,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此次抗疫公益活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携手来自山西太原、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当代新锐艺术家周范跨界设计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成立25周年特别款《prayer》。
在2019年,话剧大厦完成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修整时,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就特邀周范为开幕演出季设计海报,周范以及由他参与发起的跨媒体艺术厂牌“LoopWave/环状潮”还为开幕大展览打造了集多媒体、电子乐、装置、表演艺术为一体,以“环保”为理念的当代艺术展——RELIC感官剧场。这也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首次与当代艺术进行跨界合作,在剧场空间的可能性上进行的一次大胆尝试。
艺术口罩走秀则由贺坪、刘炫锐、王俊东、陈山、韩霜、杨景然、麦朵、程子铭、周纪萌、孔潇怡、马旌逢、张旭等12位来自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青年演员和艺术家共同完成,艺术共融再次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得以实现。周范设计的口罩以华贵精美的帷幔窗帘与破损斑驳的花瓶烛台等元素之间产生的矛盾,构建了一个被图案与花纹掩盖的精神世界场景。
在程式化重复的日常生活中,艺术常常沦为可有可无的点缀。然而,在突如其来的变故面前,艺术会以无可替代的光芒与力量重燃人们内心的希望。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自疫情爆发以来也一直力求通过文艺作品,探讨疫情时期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纽带,同时,在生理健康面临挑战时,呼唤对人类心理健康的重视。
自疫情防控战役打响以来上话复工排演的首部作品《热干面之味》,反映了普通人在灾难到来时,所面临的人生抉择与自我反省,鼓励人们更积极地面对未来;取材于上海援鄂医疗队真实经历的音乐剧《那年那时那座城》,生动再现了中国的医疗队员们攻坚克难的乐观主义精神,呼吁人们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爱惜医护,爱惜自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面向儿童开展的暑期品牌活动“小小戏剧家”夏令营,今年更是以“后疫情时期的亲子关系”为线索,通过一系列精彩纷呈又不失教育意义的活动,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重视自我和公共卫生习惯,做到日常防疫、科学认识、理性面对。
除了带来反映真实、引发思考的优秀作品和开展紧贴时代背景的教育活动以外,上话员工们还在抗疫期间用行动体现了艺术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本该活跃在剧场里的演员、舞台监督、舞美设计和剧场行政人员们,并没有在停工期间赋闲在家,而是主动前往口罩厂做志愿者。离开舞台的日子,他们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工厂流水线,一批批义工生产了共计超过10万只口罩。不惧困难,“艺”起抗疫;艺术之光,照人前行。
成立25年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坚持坚持公益事业,用爱回馈社会。暂时的困境无法阻挡人类对美好的持续追求。据悉,此次特别款口罩《prayer》的所得盈利将全数投入到戏剧教育相关工作中,从而惠及更广泛的学生群体。10月18号起,特别款口罩《prayer》即将通过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天猫旗舰店(sdac.tmall.com)及官方微信小店公开发售。
照片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瑞丽伊人风尚提供
作者:童薇菁
编辑:陆纾文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