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我上场之后》剧照
曾在2019年乌镇戏剧节上大放异彩的舞蹈剧场作品《该我上场的时候,叫我,我会回答》经过精心改编后,将于10月24日、25日在上海明当代美术馆上演。这部观念先行的舞剧,启用了用两位从中央芭蕾舞团退役的舞蹈演员完成创作。
历史和阅历在两位老年舞者的身体里留下了痕迹,这部如今被命名为《该我上场之后》的作品,由两位舞者演出探讨了舞者的身体问题:在因年龄而无法完成标准芭蕾动作后,演员所呈现的是否仍有舞蹈本身的意义?
“舞蹈剧场”发端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德国,现代舞大师皮娜·鲍什将其确立为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的新型舞蹈形式。导演、编舞王梦凡曾在德国以学者身份记录皮娜·鲍什舞蹈作品的复排,并在她的影响下开始个人的舞蹈剧场实践。
“在我所受的教育中,我们总要看向强壮的,好看的,可以无限持存的身体。但现实中的身体往往是脆弱的,容易衰退的。在人们想要逃离的这些身体现实中,我看到一种美。这种美被我们生活的环境压制,它不被理解。”王梦凡说。
《该我上场之后》剧照
与众多具有不同身体质感的表演者合作,是王梦凡作品的重要特质。《该我上场之后》即为她与两位中央芭蕾舞团退役舞者——82岁的男性舞者曹志光、59岁的女性舞者刘桂林的合作。而此前,她曾与六位广场舞阿姨合作过《50/60——阿姨们的舞蹈剧场》,并带领13位孩子以《等待戈多》文本为基础创作了充满童趣的《神圣缝纫机》。
《该我上场之后》中,两位老年舞者不再具备完成标准芭蕾动作的能力,但芭蕾的训练以及作为个体所经历的舞蹈史仍塑造着他们的身体。历史和阅历在两位老年舞者的身体里留下了痕迹,在王梦凡看来,这些都是最为真实和珍贵的,由此在编排中将他们的人生轨迹融入表演。她帮助两位退役舞者把身体从他们曾受的严苛芭蕾训练中解放出来,让两位舞者紧绷的、沉睡已久的芭蕾身体被从梦中唤醒。
《该我上场之后》剧照
新版《该我上场之后》在乌镇戏剧节原作《该我上场的时候,叫我,我会回答》的基础上,对创作过程进行了再记录和反思回应,导演、编导王梦凡将与两位舞者共同登台,展开作品的多重可能性。
剧照由出品方提供
作者:童薇菁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