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九月首演以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首部原创海派题材话剧《金家花园》收获不俗口碑,在即将到来的8月29日、30日,该剧将作为“浦东文化艺术节精品剧目”,再度与沪上观众相见。
话剧《金家花园》讲述了两位上海女孩半个世纪的风雨传奇。故事始于上世纪60年代,全剧分为四幕,跨越52年的漫长岁月。在上海德昌坊的弄堂里,两位年龄相仿的女孩金婉莹和卢水娟,既是主仆,又情似姐妹,一起相伴成长。在历经了十年浩劫、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以及家道中落、婚姻破裂等生活变故之后,两位姐妹依然相依相守。无论周遭境遇如何,她们始终保持着上海女性的优雅自信、乐观豁达和坚强韧性,并以此影响和激励着子女们在新时代的改革浪潮中锐意拼搏。
导演李建平在看到剧本初稿时就被其饱满的情感打动,“写了50年上海人历史的作品不多见,写了两个女人50年经历的作品也不多见,写了这座城市50年变化的作品同样少见,更少见的是它写了时代变迁带给上海人的变化,以及上海人永远不会变的精神品位”。他相信,每一位对上海有着情感记忆的观众在走进剧场后,一定会对这部剧所诠释的上海这座城市和上海人的变与不变有着强烈的共鸣。据悉,这部海派气质浓郁的作品,在8月底完成上海演出后,将前往长三角地区,在杭州、苏州、南京、无锡、常州、连云港(城市按演出时间先后排序)等11个长三角地区城市演出22场。
8月29日至10月8日期间,巡演将落地13家剧院——余杭大剧院、慈溪大剧院、诸暨西施大剧院、苏州保利大剧院、昆山文化艺术中心、南京保利大剧院、无锡大剧院、常州大剧院等(城市按演出时间先后排序),促进长三角城市文化联动。
两位女主金婉莹和卢水娟分别由赵雨程和温阳饰演,均为上戏科班出身。黄丽娅饰演女主金婉莹的母亲金太太。
为了架构这部宏大的戏剧作品,编剧洪靖惠几乎调动了她全部的人生记忆。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洪靖惠表示,剧中的人物并没有精准的原型,她把记忆中所有上海女性的故事和特性糅合在了一起,“金婉莹和卢水娟这样的人物伴随着我童年的记忆,她们是我小时候弄堂里温柔浅笑的漂亮文静阿姨,上海女性独有的温婉、精致、坚强、大气的女性特质深深打动了我”。
疫情无疑给演出行业带来了重大冲击,涉外项目受阻、观众席座限制、观众消费模式与心理变化、演出项目的供给……影响的深度与广度仍不可估计。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总经理雷雯表示,东艺历来在节目引进上严把“品质关”,同时不甘守于单纯的节目引进。面对市场和观众对原创作品的日益青睐,东艺适时调整“航向”,不断地向演艺产业链的上游拓展延伸,将对高品质的追求渗透到包括制作在内的每一个环节。
话剧《金家花园》由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发起,上海新可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锦辉艺术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一起联合出品。作为联合出品方之一,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首度转换身份,从节目引进到节目制作,东艺首部原创话剧《金家花园》便是一个起点,这是对近年东艺主打的“东方质造”概念的再一次升级。
谈及对“上海弄堂”的情有独钟,雷雯表示,尽管同类作品在舞台上屡见不鲜,但上海题材就像是一个“万花筒”,每换一个视角,都能窥见不同的景象,而年代跨度长达半个世纪的《金家花园》就是想提供给观众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角,去重新认识和解读上海这座城市和她蕴含的精神气质。
值得一提的是,东艺首次为剧目原创设计了话剧周边产品,设计出精美别致的一套六款胸针和两款钥匙环,元素均取材于话剧《金家花园》中留有上海印记的小物件,如搪瓷杯、阳伞,象征两位女主人物性格的红玫瑰与白玉兰及剧中的“同款”旗袍。既贴合文艺青年喜好,又可随话剧到各地巡演,通过“演出+衍生品售卖”的模式更好地对各地观众传递上海精神、上海气质。
照片由东方艺术中心提供
作者:童薇菁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