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曾经期待着有一天收到猫头鹰送来的录取信,在国王十字车站找到九又四分之三站台,搭上前往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列车,开启神奇的一生?转眼间,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系列引入中国整整20年。
时光回溯到2000年10月,《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简体中文版首次与中国读者见面。这三部神奇的小说立刻风靡了校园,成为无数青少年最喜欢的书。始于彼时,经过20年的时间,“哈利·波特”的意义已远远超越一部小说,特征鲜明的“哈利·波特”阅读文化覆盖了全国几乎所有大中城市,影响了数千万中国哈迷。
责编王瑞琴讲述了“哈利·波特”引进中国的20年间所经历的努力与收获、惊喜与感动,马爱农就如何将涉及众多咒语与魔法生物的外文作品翻译得贴切、生动、易懂,与读者分享了她的思考与求证。马博结合读书感想分享了从中国第一代哈迷成为“哈利·波特”系列图书编辑的成长体验。
分院是哈利·波特和所有学生进入霍格沃茨学校面临的第一件事,这既是对加入某个学院的选择,更是对人生的选择。哈利入学之时就面临了人生中第一个重大的选择:进入格兰芬多还是斯莱特林?这是一个贯穿故事始终的重要情节,更影响与启发着所有的哈迷去思索:什么才是人生最值得珍视的品质?是格兰芬多的勇敢、斯莱特林的野心、拉文克劳的智慧还是赫奇帕奇的忠诚?很多哈迷在深思之后,也纷纷选择了自己中意的学院。
基于读者热爱的学院概念,人民文学出版社特别推出了学院纪念版庆祝这部20年来魅力不减的作品。同样的故事,本次推出四个不同的版本:格兰芬多、斯莱特林、赫奇帕奇和拉文克劳四个学院版本。四个版本共同拥有最新修订的译文,完整收录了小说内容;而不同之处在于:每本书都根据自己的学院增加了大量相应的全新内容,如学院创始人、著名学生、知名校友、院长、学院幽灵的简介等。
今年6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极具标志性意义的学院纪念版上市。学院纪念版正是基于读者热爱的学院概念来庆祝这部20年来魅力不减的作品。同样的故事,共推出四个不同的版本:格兰芬多、斯莱特林、赫奇帕奇和拉文克劳四个学院版本。四个版本共同拥有最新修订的译文,完整收录了小说内容。而不同之处在于:每本书都根据自己的学院增加了大量相应的全新内容,如学院创始人、著名学生、知名校友、院长、学院幽灵的简介等等。此外,装帧是此版本区别于其他版本“哈利·波特”的另一亮点,这本书完整复制了英国学院版的工艺,不仅全部使用触感膜封面加以烫金、UV、起鼓等工艺,每个学院的书口更是刷上了标志性的学院配色——这是一套真正值得收藏,备受所有哈迷期待的“哈利·波特”版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今年将出版的“哈利·波特”相关作品还包括:出版原创封面多卷版全部20种、英汉对照版全部7种、《哈利·波特:电影角色书》(共四本)、《霍格沃茨学年手册》、《神奇动物在哪里》《神奇的魁地奇球》《诗翁彼豆故事集》三本书的全彩绘本、拉文克劳和赫奇帕奇的学院笔记本、《霍格沃茨探秘指南》与《哈利·波特圣诞立体书》。
罗琳新作《伊卡狛格》中文版图书将在2020年1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个独立的故事,以传统故事的形式写成,但其中仍然有着罗琳作品中常见的主题,如阴谋、冒险、正义,并充满了罗琳式的幽默和悬念。故事的目标读者是7到14岁的少年儿童,但成人在其中亦能读出另一层滋味。
温儒敏认为,就故事本身而言,成功的儿童文学,第一要素就是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而“哈利·波特”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虽然该系列为皇皇巨著,读完不易,但很多孩子还是蛮有趣味地啃完了,这缘于“哈利·波特”的“奇幻”生成于“现实”之中,和“现实”打成一片,奇幻之中的“合理”与“真实”是这部作品特殊的魅力所在。
就主题而言,“哈利·波特”让读者在这个过分物质化的时代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哈利·波特”的主题是多义的,写到了生、死、爱、恨、贫穷、财富、命运、奋斗、正义、阴谋、邪恶等等,也写到了人性的阴暗。阅读七本书,读者跟着哈利一块儿长大,会从最初倾心于奇幻,到逐渐体会人生的复杂,最后和哈利一起面对成人世界。毫无疑问,“哈利·波特”有教化的意义,甚至有些哲理,不同层次的阅读都会各有所获。
就文学性而言,“哈利·波特”的可读性很强。在书中可以看到许多西方文学经典的元素,从罗马史诗、希腊神话,到狄更斯小说,某些精彩的故事原型和描写素材,都创造性地“转化”为这部小说的组合件。作者显然还借鉴了好莱坞电影的某些技巧,包括《魔戒》三部曲、《星球大战》等电影,更让这部小说形成雅俗交融的当代艺术特质。“哈利·波特”是流行读物,但有高超的艺术品格。
<<<<相关链接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又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作家、纪录片导演祝勇携新书《故宫六百年》亮相。
自1420年建成算起,故宫已经走过了六百年的风霜雨雪。从午门到神武门,推开沉重的宫门,跨过朝代的门槛,跟随作者的文字,读者仿佛走过了六个世纪,甚至更为久远的洪荒岁月。“紫禁城的宏大,不仅使营造变得不可思议,连表达都是困难的。这让我的心底生起来的那股言说冲动,每次都铩羽而归。它太大了,它的故事,一千零一夜也讲不完。……我的讲述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在紫禁城面前,话语是那么无力。”
故宫对于祝勇而言,不仅是一座建筑,还是一个生命体;不仅是一个空间,还代表着时间。“讲建筑,讲空间,最终还是要讲历史,讲时间。写‘硬件’建筑,目的也是为了写‘软件’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祝勇对历史与文化有着深刻认同与深厚情感,这也决定了祝勇独特的写作方式。
图片:出版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