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富民路集聚着许多文物保护建筑,比如裕华新村、顾嘉棠住宅等等,是一条隐秘在城市中心的“老马路”,文化艺术气息浓郁。如今,一个“白盒子”的出现,让这条马路多了些智能感,这是怎么回事?
走进富民路171号,一个纯白色的空间撞入眼帘。驻足于此,声音从四面蔓延,与空间交织成一个纯白的梦。在疫情逐渐消散的阳春三月,由2019年静安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上海音乐艺术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立项资助的声音景观空间作品《城市临响空间——富民路171号的声音景观》与上海市民邂逅。《城市临响空间》尝试探索一种声音景观融合城市风貌建设的新模式,推进“声音景观+建筑阅读”文旅新业态。
在临街的落地玻璃门后,看熙来攘往,听“城市心情”,这就是城市临响空间——富民路171号展示的声音景观。
智能音乐库演绎“城市心情”
别看这个“白盒子”面积不大,其中充满了智能元素。用声音演绎“城市心情”,是《城市临响空间》的一大亮点。“城市心情”根据气象信息提供的数据(光照、风力、湿度、温度),经“智能”映射配对,实时生成,因而在不同时间,每个参观者听到的音乐都是“独家定制”的。
主创团队介绍,采用实时气象数据与音乐数据库智能映射的理念来演绎“城市心情”声音景观,顺应当下人工智能科技理念于手段与音乐创作逐步融合的趋势。
原来,《城市临响空间》中的声音景观,是通过基于声场构建与转化的多声道系统来实现的。这些音箱或声源,被埋藏在白墙内、立柱里,或作为环绕声源被悬挂于室内角落,或作为装置声源镶嵌在传声的管道中。这样的多维度、多定位的声音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对这个30平米左右的空间内的声场转换,同时也实现了对临响者聆听姿态的引导。
在空间功能上,“城市临响空间”也有着多样化的考虑。创作团队希望,《城市临响空间》不仅是一个用聆听的智能实验室,也是一个茶余饭后,闲话、交谈、观演的文化场所,在文旅结合新业态的探索中,成为所在街区市民文化生活的新亮点。
受疫情影响,《城市临响空间》在参观上做出了有效的应对:3月20日至31日期间,“城市临响空间”每日提供限时限流预约体验与导赏,并通过照片直播的方式,记录与传达市民的反向和反馈。与此同时,市民能在云端通过“观看”的方式,“听见”富民路171号的声音景观。
未来打造成隐藏在街头的“口袋”剧场
项目负责人,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戴维一副教授向记者介绍,《城市临响空间》由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牵头,携手安墨吉AMJ建筑设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静安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在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的支持和上海音乐艺术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统筹下,整合了一支超级“跨界融合”创意团队。
团队成员不仅有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陶思婕、李德钦、颜峰、唐铭等青年教授,也有来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蔡张蔺、香港理工大学吴晓峰、安墨吉青年跨媒体设计师秦煜雯等青年艺术家,还特别邀请到安墨吉AMJ薛鸣华及团队对本次活动现场富民路171号的建筑外立面及内部进行空间设计改造。
“《城市临响空间》的落地与延展,迈出了将艺术高校研究成果向社会转化的重要一步,探索了艺术‘定制’与城市风貌相结合的新型文旅业态。”项目出品人,上海音乐艺术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安栋教授表示,项目有力推动了学院与社会资源的多方面整合,促进了创新科技与文化融合机制。“期待这个站立在富民路街头,承载上海城市文化记忆,记录市民聆听姿态的概念空间,能用声音勾勒出具有上海文化特色的城市人文景观,为增强上海的城市活力,提升城市生活的文化内涵做出贡献。”
据悉,《城市临响空间》后续将不断推进建设,将在声音景观的呈现基础上,逐步引入展览、身体剧场、艺术导赏等内容,继续探索将“临响空间”进一步打造成隐藏在街头的“口袋”剧场、艺术馆和音乐厅的可能性,鼓励市民参与和参演,提升街区的文化活力。
照片由《城市临响空间》创作团队提供
作者:童薇菁
编辑:张祯希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