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西装、白衬衣,顶多一条丝巾点缀,房似锦就挂着工牌开始了新的一天。三口一只大肉包,对客户所提要求满口答应,风尘仆仆中的样子,和生活里常见的房产中介如出一辙。
现实题材大剧《安家》踩着热腾腾的生活气开播了。播出六天,人气也是沸腾的。在东方卫视,该剧以CSM59城平均收视2.221%稳居省级卫视同时段第一,创下两年来收视新高;在腾讯视频,13集上线已超7亿次播放,拿下网络视频平台的同期榜首。
房子是家的承载容器,中国人对家的执念,让《安家》自带流量。
安建导演,六六编剧,孙俪、罗晋领衔主演的阵容,亦使得作品具有天然关注度。
题材和主创的交集中,时隔多年再次执笔“房子那些事儿”的六六,不啻为话题中心。可略出人意料的是,就在新剧不断派生社交媒体热议之时,六六本人的答案并非单刀直入的。
比起《蜗居》的辛辣、犀利,《安家》时的六六更想抛出一系列开放题:“什么才是我们在这个社会生活中,在快节奏、高强度、来不及思考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甚至撒手人寰那一刻都会念念不忘?”
在被徒弟搞砸了最大一单后,她的人情味却浓了
房似锦,女,安家天下总公司的金字招牌。徐文昌,男,上海老洋房专家,人称“徐姑姑”。
上海静宜门店,在原生店长徐文昌的“随缘”卖房、人性化管理下,氛围一流而业绩堪忧。某天,总部一纸调令,专业突出、手段雷霆的房似锦成了这一门店的双店长之一。故事就从她的“闯入”开始。
新官上任全程冷面,看不惯朱闪闪无所事事描眉画红,看不惯谢亭丰姗姗来迟“老油条”模样,看不惯徐文昌“管理无能”只做老好人,就连业务能力一流的王子健在她眼里也能挑出毛病:不穿制服。
眼看新店长抓纪律、抓考勤、抓业绩、抓着装,老业务员心生一计,亮出十年卖不出的“跑道房”和看房半年还没成交的挑剔客户,名曰“请教”,实则发难。房似锦也不含糊,“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
《安家》节奏飞快,平均两集就能卖出一套房,从刁钻户型到热炒商铺,从普通人讳莫如深的“凶宅”到让人艳羡的大平层,频频签约。现实里,房产中介们每天追剧做笔记,看房店长分析客户需求、琢磨客户心理,看剧中人讲话的艺术和审美的判断,俨然当成“销售宝典”。
更多人试图从剧情引申到职场法则。房似锦一本正经整肃工作纪律,徐文昌弹着尤克里里把早会弄成联欢会——企业文化与KPI孰轻孰重?新店长接二连三把同事手里老大难的单子兑现成合约——是盘活资源,还是抢单的“吃相”太难看?老店长一边默许门店被邻里街坊当成宠物寄放站、快递投递点,一边又对房似锦两次打破“生态平衡”出言质问——行业的法则、职场的规则,到底由谁制定?
网友争不出标准答案,六六也不置可否,“剧本交出去后,它就不再是编剧一个人的故事了”,所有的疑问,全凭观众由心。
不过,她分享了房似锦原型的由来,那是剧本采访时认识的中介之一,一个负责别墅区买卖的女店长。某天,女店长邀编剧见见她的一位客户,六六本有顾虑,担心女店长以此讨好客户,但为了见到更多不同的人,她应邀赴约。
“等见面那一刻,我很诧异。”站在面前的老太太,不止没有足够资金,还没有上海的买房资格。换言之,她根本不是任何中介的“理想客户”。细问之下,原来老太太曾是上门寻找“最便宜房子”的人,沟通中,她身上的善良、乐观、积极无意间感染了女店长。一来二往,两人成了忘年交,她喊她“大姑”。只要有时间,女店长就陪大姑找“便宜的房子”,即使于业绩无益,她说自己也对宛如亲人般的相处时光甘之如饴。
六六的心里动了一下,“钱是生活必须的,但比钱更珍贵而且无价的是情义”,所以,女店长成了房似锦的原型。
这也是为什么,当木头木脑的徒弟楼山关搞砸了最贵的一单,房似锦的人情味却浓了。她不再嚷嚷“必须开除”,反而捎上一袋早餐以示原谅。与其说是“徐姑姑”把楼山关的难处和盘托出,莫如看成,人与人之间固有的温柔,其实一直都在。
房子连着家,更连着人世间摸爬滚打的小人物
有卖房子的人,就有买房子的人。套用台词,“每套房子都有它命定的主人”。双博士家庭、包子铺老夫妻、迷信的黄老板、计较“两个点”佣金的张先生……门店里人来人往,中介卖的是房子,链接的却是一个个具象的家,一本本难念的经。
海清饰演的医生宫蓓蓓,人前是职业受人尊敬的医生。可深夜下班到家,为了不打搅家人,怀着二胎的她,还得躲在厕所里改论文。她和丈夫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五口挤在两室户里。局促不堪的空间,地上是玩具,沙发上堆着被褥,随处都是上班族疲于生活的状态。换套新房对于他们,既是实打实的刚需,也关乎着生活中的体面。
路边包子铺老夫妻也是这座城市的异乡客。多年来,他们起早贪黑,一个包子一个包子攒出毕生积蓄,就是为了能全款给儿子买间婚房,不计较房产证上有几个人的名字。于他们,房子是寄托子孙满堂的幸福载体,更是让子孙在大城市里立足的底气。
在迷信的黄老板心中,房子牵连着他的时来运转;被隔壁阿拉丁房产门店撬走的张先生眼里,花在房子身上的每一笔钱都得好好计较。
《安家》里,几乎每一个买房人都能让观众找到生活中熟悉的影子。一切还得从剧本说起。当年,出品方耀客买下了日剧《卖房子的女人》版权,想请六六改编。通常只做原创的六六最初是拒绝的,耀客董事长吕超一番话说动了她,“你写房子的事情十年了,这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你不觉得应该回顾一下吗?”六六答应了,条件是,借原版的概念写自己的戏。“安居和乐业,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它们与幸福密切相关。我作为社会的观察者,怎样去书写中国小人物的大幸福,原版给了我一个视角,以中介角度看人间百态。”
就这样,连着家的房子,连着人世间摸爬滚打小人物的《安家》,也在播出后迅速链接上观众的共情。就拿静宜门店里性格各异、能力参差的中介们来说,也是“人间真实”的一道道缩影。
比如,外号“985”的实习业务员鱼化龙,毕业于名牌高校,却投身“低门槛”的中介行业,他母亲不解,网络评论里却有他的同道中人。
比如,为人实诚憨厚的楼山关,“白板”多时,终于开出人生第一单,弹幕里一片“天道酬勤”的感动。
看似油滑精明的王子健,一边穿着高定西装、喷专用香水讨好客户,一边在内心的自我尊严里挣扎不已,有观众说“这样的难,我懂”。
看似无所不能的房似锦,人前强悍,人后却是“房家没有淹死在井里的老四,房四井”。今天的识人鉴貌,谁说不是因为从小看人眼色一路长大。原生家庭之痛,让这个女主角成了戏里戏外都让人心疼的角色。就连看似完美的“徐姑姑”,被出轨与“假离婚”的夹击之中,也能看见生活的一地鸡毛。
六六笔下,行业剧抑或生活剧,不分什么楚河汉界。“一个个人构成了行业,也织就了社会。而最终会留在记忆里的,是那些你爱的和爱你的任何事。”
作者:王彦
编辑:周敏娴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