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小欢喜》获得了空前的热议和认可,它的话题已经远远超出了这部作品所要表达的生活内容。
在今天举行的《小欢喜》北京研讨会上,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表示,《小欢喜》引起的更大的话题不在于说我这是个家庭剧,是个教育剧,是个亲子剧,是个成长剧,都是,但在思考性这个问题上它又都不是,它是一个社会剧。一个家庭,一场考试,一个教育,它深刻地集中地反映了我们当下生活的很多本质性,我们对生活的这种本质叩问是什么?就是什么是理想生活,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李京盛认为,现实题材的真正成功在于真实性上的把控。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作品写的是我们的生活,而被大家认为不真、虚假、悬浮?真假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小欢喜》和《小别离》这两部剧都回答了,就是我们写现实题材真实性原则是第一位的。
电视剧中真实的生活细节非常丰富,感动人的地方就是在这里,这种真实甚至到了人物心理的真实——比如说里边的季区长,忙完了一天要回家了他要住宾馆,他打电话让夫人下来接他。为什么?他讲一个干部下了班之后住宾馆,你让别人怎么想,多么真实的心理。这种真实它深刻地反映了官员的那种紧张的心理,自我约束能力,又怕别人误解。
人物、环境、语言、情感、细节到人物心理的真实都能达到这样的程度,所以我说现实题材的创作你在真实性上如果取得成功,基本上这个作品就会得到认可。
李京盛认为,现实题材的生命力在于引发对生活的思考——
你面对压力,面对成长,每个人其实都可以做出选择的。这种深刻的思考作者确确实实把它做了精致的设计,三个家庭,四个考生,不同的家长,家长之间有不同的关系,有和谐有不和谐,学生有学霸有学渣,有快活有痛苦,但是你说哪一个是可取的?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成为学霸,但是这里面的学霸幸福吗?父亲是个区长,母亲也很有地位,但他孩子失去了陪伴的快乐,他幸福吗?学习不好的吊儿郎当的倒是生活很快乐,但是那样的孩子哪一个家长愿意选择?谁都知道这样的死盯死逼是让孩子承受巨大压力和痛苦的,但是谁又都这样,为什么?
里面还有中年压力,职场困顿,夫妻情感到了一定年龄段以后的隔膜。
人人都要奔向下一个更高的职业层次、生活层次,能没有压力吗?
这个作品提出的对生活的思考性远远大于这个题材本身,所以我觉得现实题材作品不管你写什么东西,你对生活要能够有思考性的广度,这是你的作品的深度和引起广泛观众的一种共鸣。这就是我们经常会面临的很多问题,我们是想做一个健康快乐的普通人,还是做一个历尽艰辛的成功者?你要做一个呕心沥血的成功者,你必须经历这样的炼狱般的折磨,你必须这样,你逃脱不掉……
这部剧就是生活的思考,让我们每个人在这种悖论、困顿面前会思考生活本质。
思考性是现实题材创作成功的必备元素,它可以让大家有很多很多话要说。
我们每个人看了以后会做出选择,人生就是选择,你给他提供更多的选择样本,他就会有多多选择,是林磊儿,还是杨杨,还是英子,这部片子提供一个样板,给你提供让你可以选择可以借鉴可以思考的点,我觉得这是这部作品成功的点。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