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嗝老师》最近的热映,让经典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又回到了观众的视野。
《嗝嗝老师》中印度老师拿出纸飞机,教孩子们让恐惧随着纸飞机飞走的情节,尤其让人回想起同样在《放牛班的春天》中,两次出现的纸飞机曾经带来的鼻酸和感动。
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上映于2004年,并于同年引进中国,引起很大的反响。故事背景发生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音乐家克莱门特前往一家外号“池塘底”的男子寄宿学校教书。
他要面对的大部分学生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老师们也并不认真对待教育,学校的校长只顾自己的前途,体罚司空见惯。
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他编排创作音乐,专门组织合唱团,用音乐和体育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让孩子们逐渐减少了各种“恶行”。尤其是他惊喜地发现学生皮埃尔·莫安琦拥有非同一般的音乐天赋。
但是这孩子的性格异常敏感孤僻……
《放牛班的春天》电影中的音乐教育不仅感化了片中的孩子,也感动了无数观众。剧本的灵感来自1945年的老电影《关夜莺的笼子》,导演在幼年时期曾经观看过这部音乐电影,深受感动,认为童年教育中音乐对人的教导和感动最能长留心底,因此决定将旧作翻拍。
《放牛班的春天》因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享誉国际,近年还推出了音乐剧改编版本。而它在国内电影评分网站的评价也长期名列前茅,其中的经典音乐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除了爱的教育,让学生在音乐中发挥天赋,影片对于“差生”问题的反思也颇具深度。
片尾校长丢失财物,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抓住一名“差生”蒙丹进行体罚,逼迫孩子承认偷窃。即使真相大白后,校长也毫无悔过,蒙丹怀恨在心,纵火烧了学校。音乐老师克莱门特也因此遭受牵连,离开了学校。
影片让观众看到,是人们对孩子的各种期待,塑造了他们的品性。当教师相信孩子都是内心善良、充满爱意的天使,孩子最终也以天籁回报;而被认为是“怪物”的孩子,最终也会以误解和伤害回报他所在的环境。
相对《嗝嗝老师》的皆大欢喜,《放牛班的春天》中,孩子们各异的表现和老师最终的结局,多少令人忧喜参半。但或许也正因为这种复杂的况味,该片至今都让观众念念不忘。
作者:吴钰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