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纪录片《我们的40年》播出最后一集。这部作品是上海纪实频道《纪录片编辑室》栏目推出的四集专题,全片采用了以往海内外纪录作品中丰富的影像资料,重新剪辑、组合而成。
《我们的40年》从“衣、食、住、行”这几个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入口切入,展现了40年间上海人民在改革开放浪潮下的生活变化。节目自播出以来便收获不小的关注——创下了《纪录片编辑室》栏目上半年自制节目收视纪录,围绕节目的线上互动问答点击量超过50万。
“用珍贵的老镜头唤醒那些人们至今仍然记得,但已经有些模糊的集体回忆,这份有温度的重温与解读,更能生动展现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发展。”纪录片的策划人兼撰稿人汪求实说。
40年的发展就藏在百姓的衣、食、住、行里
《我们的40年》的开篇,是上世纪70年代初的南京路上人头攒动的场景。
人,是最美的社会风景,同样的,百姓生活的变迁才是社会发展最直观的体现。多年后,这句话也成为了《我们的40年》的呈现准则。“通过微观的切口,用生动的百姓生活片段讲述上海的’大变样’,是《我们的40年》筹划时就定下的基调”,编导之一的张奇吾说。看一遍《我们的40年》仿佛打开了一幅横跨40年的上海风情画卷,关于这座城市的“冷知识”俯仰皆是。
在八十年代初的上海,火钳除了夹煤球,还被爱美的女性拿来烫头发,常有初试者掌握不好火候,一不留神便是一股焦糊味。
1985年,新中国第一家美容厅“露美”出现在上海淮海路上,当年做一次全套美容护肤要20多元,相当于当时上海青工平均月收入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这样的高价依旧挡不住人们的爱美之心。
早年,上海人用“螺丝壳里做道场”形容拥挤的居住状况,静安区“小莘庄”棚户区便是代表。因为拥挤的居住条件,棚户区极易发生火灾,居民们常常互相提醒“小心”,“小莘庄”一名便随谐音而来。
对老一辈的上海人来说,“七六五”这组数字背后隐藏着一种时尚体验——早年,市面上的服饰选择很少,一款定价七元六毛五分的男士皮鞋风靡一时,被人们称为“七六五”。
在《我们的40年》中,上海南北高架的建设、杨浦大桥、南浦大桥的修建、第一列上海地铁的通车……这些宏观的都市变化没有缺席,但这些改善民生的市政建设,更多以上海人的独家回忆的形式出现。生动微观的百姓生活片段则构成了宏观背景下最鲜活的叙事前景。
1980年11月,新中国第一支时装表演队在上海诞生,上海姑娘徐萍是模特队成员。只是,她的母亲看不惯前卫大胆的着装风格,并不喜欢女儿的职业。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不久之后中国时尚潮流越刮越猛,当初强烈反对女儿当模特的母亲,自己也加入了老年时装模特队,烫个最时髦的短发,画上精致的妆容,再披上最流行的款式,竟抢走了女儿的风头。
从24部国内外影视记录作品中精选珍贵的画面
《我们的40年》通过“衣、食、住、行”四大主题分为四集,总片长约两个小时,其中却没有一个补拍镜头,而是将24部国内外纪实作品集纳于一炉,用真实的影像还原40年间的上海变化。纪录片策划张景岳介绍,这24部作品中,包括三部国外电影纪录片、四部国内电影纪录片以17部电视纪录片作品,作品中既有享誉国际的纪录片佳作,也有之前从未放映过的内参片。
40年前,中国还未兴起用影像记录生活的潮流,《我们的40年》中,一些极具年代感的珍贵画面来自知名海外纪录片。在昨天播放的最后一集中,日本导演牛山纯一的知名纪录片《中国新风貌》让观众惊艳。在这部拍摄于1978年10月的纪录片中,导演用细腻的手法,打捞了静安区张家宅地区石库门弄堂中,一户普通居民的平凡一天。
片中,一位钟姓大妈清晨五点半便起床匆忙赶往菜场,凭票购买一家人的口粮。正当钟大妈买好菜刚准备回家之际,菜场忽然传来一阵喧闹声,很多顾客涌向了卖鱼的摊位。原来,那时候,带鱼黄鱼等要凭票供应,但是有一种从深海里捕捞上来的橡皮鱼是敞开供应的,不凭鱼票便能买到。只要橡皮鱼一出现在,很快便会被抢购一空。
除了两部享誉国际的知名作品之外,《我们的40年》中,还出现了一部法国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并不出名,却记录了上世纪70年代末,上海普通市民最早在酒店办婚礼的珍贵镜头。
在《我们的40年》里出现的各色国产纪录片中,《上海住房破危状况》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一)概况》两部鲜为人知的内参片显得尤为特别。其中,1981年拍摄的《上海住房破危状况》内容真实震撼。当年,上海人均居住面积只有约四平方,人均两平方米以下的特困户则多达九万多户。镜头中,四平米的空间中“蜗居”着一家四口成年人。片中震撼的数据与画面与当下产生强烈对比,更突显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居民生活的巨变。
作者:张祯希
编辑:张祯希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