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上海再出新举措。
今天,记者从上海市卫健委获悉,《中小学生屈光不正筛查规范》地方标准已发布,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规范本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等屈光不正筛查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屈光不正是目前全球视力损伤的首要原因,其中近视更是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当代和未来人口素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今年4月2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18年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发病形势严峻,高中生近视率高达81%,总体近视率为53.6%,低年龄段近视问题尤其突出。
近视是屈光不正类疾病之一,一旦发生不可逆转,因此规范化开展屈光不正筛查工作,实现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早发现、早干预,是防控屈光不正的重要切入点。
2015年3月,上海市医学会受当时的上海市卫计委委托,组织专家在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召开了《学龄儿童青少年屈光不正筛查规范》标准立项现场调研会。上海市医学会眼科专科分会承担了上海市地方标准《中小学生屈光不正筛查规范》的编制工作。经多次评审、听取意见,今年6月《中小学生屈光不正筛查规范》的地方标准正式发布,并将于2019年10月1日起实施。
上海市医学会副秘书长张晨介绍,在本标准发布前,我国尚无针对中小学生屈光不正筛查的标准,部分已开展屈光不正筛查地区所用筛检指标和界值不一,使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工作实效大打折扣,本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为促进儿童青少年屈光不正特别是近视的群体性预防与矫治、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眼健康水平贡献新的技术力量。
上海市委、市政府始终关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早在2007年起,上海市政府在第二轮和第三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设立专项,以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为抓手,推动近视预防关口前移。
上海市还积极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不断推进落实近视综合干预措施。比如,强化“医防融合”,建立覆盖“市-区-社区”的三级近视诊治网络和分级转复诊制度,累计提供转复诊服务112万人次;强化“综合防控”,形成多部门合力,由教育部门在卫生健康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实施教室灯光改造、课桌椅配置和课业簿册卫生改善等综合干预措施,卫生健康、教育、体育等部门联合开展学生近视干预试点,通过增加学生户外活动,试点学校学生近视新发率下降近30%。
此外,上海还倡导“群防群控”工作,举办“‘目’浴阳光,预防近视”主题宣传活动,制作全国首支《爱眼歌》,依托“互联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平台”,支持家长和学生自主管理视觉健康。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处主任科员须华峰介绍,上海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多次受到国家的肯定和表扬,比如,即将实施的《中小学生屈光不正筛查规范》上海市地方标准得到国家卫健委认可,2018年起被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规范化调查的重要依据,已在全国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唐闻佳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