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年,一位 53 岁的女性因中风去世。离世后,她的肺、肝脏和两只肾脏分别被捐献给 4 位患者。与其他器官捐献者一样,她也接受了严格的筛查,包括上报癌症等疾病的家族史以及接受多项实验室检查。
筛查结果是积极的。捐献者报告提供了完整的健康检查、实验室检查、腹部和心脏超声检查、胸部 X 光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报告没有相关病史,也没有异常发现或恶性肿瘤迹象。此后不久,4 位患者的器官移植手术也均顺利完成,开始崭新的生活。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一场罕见的灾难即将降临。
器官移植后,癌症迅速发展。第一个发现体内有癌细胞的,是接受了肺部移植的 42 岁女性。在接受移植后 16 个月,她因移植功能障碍入院治疗,后被确诊为乳腺癌并已发生转移。2009 年,这位患者不幸去世。对 5 个独立的微卫星 DNA 标记物进行研究后发现。在接受移植后 16 个月,她因移植功能障碍入院治疗,后被确诊为乳腺癌并已发生转移。得知消息后,欧洲器官移植中心向其他三名患者通报了这一情况,并进行了相关检查。三人的检查结果都是阴性的,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但人们不知道的是,癌症的种子早已播下。
接受肝脏移植的是 59 岁的女性患者,在接受移植后的第四年(2011 年),在移植肝中发现了肿瘤。虽然她被建议立刻实施切除手术,进行二次移植,但是她拒绝了。她感觉自己的状况还不错,而且第一次移植后的情形还像梦魇一样记忆尤新,她不想再经历一次。她决定通过体外质子辐射的方式进行治疗,这让她的病情一直比较稳定。直到 2014 年,她体内的肿瘤发生了转移。她拒绝进行任何进一步的肿瘤治疗了,并在几个月后去世。左肾移植者的情况同样令人感到惋惜。在最初的 CT 检查结果呈阴性时,她原本考虑进行预防性抗激素治疗,但是由于文献中并没有相关的数据支持,最终放弃了此疗法。5 年后,该患者出现了高钙血症、体重下降以及全身乏力的情况,在被诊断出转移性乳腺癌后 2 个月,对腹部进行 CT 扫描后显示肝脏有多处病灶,并且已扩散至肾、脾以及多个消化道器官。在与患者及其家人讨论过后,他们放弃了积极治疗,转而开始了姑息疗法。
在这些患者体内,那些癌细胞的种子仿佛“隐身”了,不仅在原来的器官捐献者体内“隐身”,在接受器官的患者中也藏而不露,最多达数年时间。直到爆发的那一刻,迅速的发生转移,并导致患者死亡。
为何一人幸存?免疫系统立功另外一位接受右肾移植的 32 岁男性,是不幸中的万幸。他虽然也染上了供体来源的乳腺癌,却是 4 位患者中唯一依然健在的。截止到最后一次随访,他在进行了移植器官切除和癌症治疗之后,体内目前已经没有了肿瘤的迹象,并在等待二次移植。
当他在 2010 年同样被通知有患者因乳腺癌去世时,也进行了常规肿瘤筛查,包括胸部 X 光和腹部超声,之后在 2011 年 1 月又进行了胸部 CT 检查。所有的检查结果都没有发现异常。但是在 2011 年 7 月,他的体内发现了恶性肿瘤,他没有迟疑,实施了移植肾切除术,撤除了免疫抑制。随后的分期扫描显示,癌细胞依然在转移和快速生长。所幸在进行了积极治疗之后,2012 年 8 月,该名患者病情已经完全缓解。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幸存者案例表明,在肾移植患者体内一旦发现供体传播的癌症,那么最佳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是移植肾切除术,并撤除免疫抑制。
在器官移植术后,患者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以抑制免疫系统对外来器官的“攻击”,当免疫系统被抑制时,它也丧失了对癌细胞的攻击力。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称,在一些器官移植术后患者中,当发现恶性肿瘤时,停用免疫抑制药物后,可以产生对肿瘤细胞的同种免疫反应。在接受右肾移植的男性患者案例中,多项检查结果显示出了免疫系统在癌症治疗中的重要性。
癌症是如何“传染”的?
癌症在器官捐献者与器官接受者之间发生转移,这并不是第一次,但这种情况的发生几率非常低,大概在万分之一到万分之五之间,而像此次案例中,一个供体将癌细胞转移至四个受体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发生。
一个人毫无癌症迹象,为什么会在器官移植后,将癌症“传染”给器官接受者?为什么接受不同器官的患者,都患上了同种癌症?目前,研究人员对原因仅有一些推测。其中一个假设是,供体的乳腺癌已在每个移植器官中发生了转移或者微转移,此前曾经有研究表明,在乳腺癌的第一期发现了循环肿瘤细胞。接受器官移植的受体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这使得器官中原本没有发作的癌细胞能够进一步发展。
所有的器官捐献者都会预先进行严格的医学检查,目的就是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然而,目前所使用的手段无法检测极早期的癌症,研究人员也想过,如果在器官捐献前,对器官捐献者进行更深入的CT扫描是否会可以杜绝这种情况。但他们认为,器官捐献本就稀少,如果更加严格,无疑将是雪上加霜。目前,对于器官移植者而言,能做的就是定期体检,一旦出现“转移”而来的癌症,就要尽量切除移植器官,撤除免疫抑制,进行积极的癌症治疗。
编辑:郝梦夷
责任编辑:姜澎
来源:转载自《环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