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处花般的年龄,27岁的欣怡却对就业、恋爱都充满顾虑,因为她是一名慢性丙型病毒肝炎患者。近日,她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获得好消息,一个全新启动的丙肝患者援助项目能帮助她这样的低收入患者获得相应的药品援助。
医生说,欣怡的病例也提示一个现下慢性丙肝治疗中不可忽视的现象,即当“救命药”出现后,患者并不一定会马上获救,药品的可及性、持续规范的治疗等环节紧随而来,且环环相扣,打通这其中的“堵点”,才有望真正实现医生心目中“天下再无丙肝”的理想。
奔走全国,寻找治愈方法
近年来,欣怡奔走全国,四处求医,为了寻找治愈自己疾病的方法。
医生介绍,丙型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由于疾病发展缓慢,临床症状不明显,它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纤维化,甚至肝硬化乃至肝癌,对患者的健康危害极大。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的主要威胁,提出到2030年新发慢性乙肝和丙肝减少90%、乙肝和丙肝死亡率降至65%、慢性乙肝和丙肝治疗覆盖80%患者的目标,希望消除病毒性肝炎这一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全球预计有7100万人受到慢性丙肝感染,每年约有39.9万人死于丙型肝炎,我国约有1000万HCV感染者,是全球感染丙肝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好消息是,相关“救命药”终于在我国上市。
去年9月,中国食药监局(CFDA)批准索磷布韦用于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成人与 12 岁至18 岁青少年的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感染HCV 1、2、3、6型的中国丙肝患者,索磷布韦的12周持续应答率可达92%-100%。
该药于去年11月正式在中国上市。
不仅要让患者“吃得上药”,更要让患者“吃得起药”
“这个药没在国内上市前,以前的患者都是吃海外背回来的‘仿制药’,疗效、副作用都打问号。”医生着急却也无奈,为了“救命”,这就是患者的选择。
所幸,盼来药品在我国上市了。不过又一个问题紧随而来,丙肝疾病治疗需要全程关注,患者未被满足的需求不止于产品本身,随着药品在国内上市,他们对药品可及性的期待日益凸显。
记者了解到,索磷布韦联合其他药物带来的治疗效果很好,但它的药费也不低,这对欣怡这样并不富裕的家庭而言,再度“望药兴叹”起来。
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许洁医生接诊了欣怡这个病例,获知她的病情与家庭情况后,她立刻想起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发起、吉利德科学支持的“上下求索,治愈丙肝”丙肝患者援助项目。这个项目就是帮助低保、低收入的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获得相应的药品援助。
用医生的话说,不仅要让患者“吃得上药”,更要让患者“吃得起药”。
多方共付机制探索突破药品可及难题
记者了解到,这个丙肝患者援助项目今年2月正式启动,通过探索建立多方共付机制,减少低收入、低保患者的经济负担,并获得足够疗程的规范治疗。
据医生介绍,该项目是目前覆盖丙肝患者人群最广的援助项目,适用于索磷布韦片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慢性基因型1、2、3或6HCV感染的低保患者,以及慢性基因型1、3或6HCV感染的低收入患者等,都可以进行申请。
该项目将对符合申请条件的患者提供的援助包括:对于低保患者,将获得24周/12周(基因2型患者)的药品援助;对于低收入患者,在完成前12周自费治疗后,申请获批者可获得后续12周的药品援助。在后续领药之前,患者都需要前往项目医生处进行医学随访,经诊断继续适用后,才能领取后续的援助药品,从而保障患者持续规范地用药。
该项目援助范围将覆盖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杭州、南京等全国51个城市的224家医院,首批4000多名丙肝患者将有望获得药物援助。
欣怡就是首批患者之一,在确认她符合申请入组的项目条件后,考虑到欣怡来自新疆,许洁建议她前往乌鲁木齐的项目医院申请项目,这样将进一步减轻患者往返上海的经济负担。
“目前,中国患者的丙肝治疗面临着多重挑战。”许洁主任分析,首先HCV具有高隐匿性、高漏诊率、高慢性化、低知晓率。其次,当前我国丙肝患者的治疗率很低、面临多重挑战,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多方都在努力探索和建立共付机制,帮助患者使用高品质药品规范治疗,积累有益的经验,真正去实现“让天下再无丙肝”的目标。
(涉及隐私,文中患者为化名)
文:首席记者唐闻佳 通讯员杨静
编辑:李晨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