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火中走出的阿富汗武术名将,孕育于约旦难民营的拳击手,封锁与战火也无法阻止的沙排梦……杭州亚运会见证了一批批在逆境中坚持体育梦想,用体育精神与苦难抗争的追梦人。如影随形的战火、动荡与贫穷,无法扑灭他们追逐梦想的希望之火。体育也犹如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着他们疾苦的生活。
闯入男子70公斤级散打半决赛后,阿富汗武术运动员穆罕默德·哈立德·霍塔克赛后面对镜头几度哽咽:“我做到了,正在一步步接近自己的梦想!”虽然霍塔克的第三届亚运之旅最终止步于半决赛,全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成为最佳谢幕词。
出生于阿富汗一个人口众多的贫穷家庭,霍塔克从小痴迷中国功夫电影,14岁时踏上习武之路,“我经常看中国电影,尤其是李连杰,我喜欢他所展现出的身体力量。这就是我当初加入武术俱乐部的原因。慢慢地,我也发现了自己身体的潜力。”
过去十余年来,阿富汗连绵不绝的冲突一直伴随着霍塔克的武术生涯,然而,对体育的热爱支撑着他不断前行,“因为体育是我们的爱好与梦想,是身上的责任。我们别无选择,必须履行这份责任。”位于首都喀布尔的阿富汗国家武术队训练馆是霍塔克与队友追寻梦想之处,附近满是留有弹孔和爆炸痕迹的楼宇。正是在这面积不足四分之一足球场大、设施简陋的训练场地上,阿富汗的四名武术运动员在战火中成长,登上亚运会的舞台。
阿富汗武术队教练马赫福兹·瓦法阿的一番话道出了他们的窘境——武术在阿富汗是相对小众的运动,国家队成员中没人能像足球、板球运动员那样按月领取薪水,“每个人都在自费训练。小伙子们有时会说:‘教练,我们没钱支付来训练馆的车费。’”
霍塔克如今在政府体育部门担任顾问,靠每月13000阿富汗尼(约合人民币1217元)的工资维持生计。队友纳斯鲁图拉·哈比比通过经营三家武术俱乐部生活。哈比比透露,不少习武的当地年轻人最终不得不放弃体育,专心寻找工作。抚养家庭始终也是他最担忧之事,“当我为亚运会集训时,我的心思还在家人身上,总是想着如何才能养活他们。”
继2018年为阿富汗赢得首枚亚运会武术散打铜牌后,霍塔克在杭州再次收获一枚铜牌。他如此描述奖牌之于自己的意义,“亚运会的奖牌对整个亚洲都很重要,对我们来说尤为特别,它将唤起更多人的关注。”在结束本届亚运会的征程后,32岁的霍塔克将正式退役,他感恩过去与战火相随的18年武术生涯,“对武术的热爱令我可以战胜这些困难。武术让我走出战火,站上世界的舞台,与各地的人们结交朋友。我也会把武术带给我的力量,传递给更多的阿富汗年轻人。”
作者:吴雨伦
编辑:谷苗
责任编辑:沈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