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少年霹雳舞锦标赛男子甲组(13-15岁)决赛第二轮,出现了小小的意外。比赛渐入高潮,伴奏音乐却戛然而止,好在场上的B-boy(霹雳男孩)在音乐停止的片刻完成了定点动作,将这场巅峰对决拖入了决胜局的较量。就在DJ调试设备之时,本届赛事竞赛长汪珅炅(Denny)走进舞池,这位国内最早从事霹雳舞(Breaking)的资深元老打起节拍,围坐在舞池边的观赛选手们也站起身来,跟着节拍鼓掌,那属于霹雳舞的自由欢乐的气氛,瞬间就回来了。
年轻、时尚、热烈、感染性极强……这些都是霹雳舞的标签。从2018年登上布宜诺斯艾利斯青奥会舞台开始,霹雳舞正式踏上“入奥”之路。2020年12月,国际奥委会同意2024年巴黎奥运会增设霹雳舞、滑板、攀岩、冲浪四个大项。
“在青奥会对新增项目进行测试之时,国际奥委会发现,霹雳舞特别吸引年轻观众。在四个新增大项里,霹雳舞的现场观众人数最多。”在汪珅炅看来,相较于其他街舞舞种,霹雳舞观赏性极强,难度相对较高,具有更高的竞技性,而且结合了当代年轻人的个性元素。汪珅炅认为,在霹雳舞为奥运会增添年轻活力的同时,“成功入奥也为整个霹雳舞项目注入了生命力,尤其是在民间。”
“20多年前我接触霹雳舞的时候,全上海大概只有50多位成年人在练舞。”霹雳舞教练金宇十分感慨,这场为期两天的上海市青少年霹雳舞锦标赛,就吸引了28支代表队的164名7岁至15岁青少年参与。
谈及霹雳舞在上海的推广和发展,汪珅炅或许最有发言权。1997年,还是上海体育学院体操系学生的他,是申城最早学习霹雳舞的舞者之一。“那时候,因为机缘巧合认识了复旦大学的留学生们,他们教我霹雳舞的动作,我就教他们托马斯全旋之类的体操动作。”因为体操和霹雳舞的技术动作有相似之处,汪珅炅学得很快,“当时,这一舞种在上海还没有统一的名称,有人叫霹雳舞,有人叫街舞,有人叫弹簧步。直到2000年,名称才统一起来。”当时以男团出道的汪珅炅,通过《快乐大本营》等综艺节目向大众推介了这一舞种——Breaking。B-boy、B-girl等名称随之才推广开来。
霹雳舞在国内的普及推广最早从大学社团开始,之后舞团和工作室相继诞生,再出现舞蹈培训艺培公司。据汪珅炅介绍,如今全国有20余万人在学霹雳舞,上海约有30家左右的专业工作室。“霹雳舞成功入奥,呈现出竞技体育反哺民间市场的生态链。这提升了家长对孩子学舞的支持度,不仅经济投入增加,孩子参与运动的时间也更多了。”
霹雳舞是上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街头艺术,在汪珅炅看来,中国发展这个项目的环境条件比很多国家更优越。“在中国,有街舞综艺,也有相关电影,许多艺人明星都喜欢跳街舞,霹雳舞逐渐进入主流,所以在国内有更强的生命力。”
成功入奥令霹雳舞项目已逐渐形成社会层面与专业层面的两条腿走路,这场上海市青少年锦标赛便是专业和业余选手的同台竞技。在民间市场热度越来越高的同时,上海市级专业队依靠与霹雳舞头部品牌Caster的合作而建立起来,整个队伍在训人数为12人左右,近年来为国家队输送了商小宇、张鑫杰等多名运动员。
中国霹雳舞如今的成绩进步飞快。尤其在新兴的女子项目上,中国选手们逐渐追上了世界顶尖水平,17岁的世锦赛亚军刘清漪已成为有望在奥运会上争夺奖牌的明星选手。而商小宇等男选手也在过去一年间不断实现飞跃。“霹雳舞这个项目毕竟生于国外、兴于国外,我们男子项目的发展比国外晚了35年左右,我们得正视时间上的差距。”作为商小宇的偶像和教练,汪珅炅很看好中国霹雳男孩们的未来,“从大环境来说,霹雳舞的未来是利好的,当然,我们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作者:吴姝
编辑:谷苗
责任编辑:沈雷
图片:上海市体育舞蹈协会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