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7届同里杯中国围棋天元赛在江苏同里收官当天,2023国家围棋队亚运会选拔赛第一阶段也在浙江衢州结束,进入第二阶段选拔赛的男女队员名单已经全部出炉。
虽然身在同里,中国围棋协会前主席王汝南、中国围棋协会前副主席兼国家队前任领队华以刚,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兼国家队领队华学明三位围棋界的“大人物”,仍心系亚运选拔赛的最新消息。近日,他们在天元围棋文化沙龙中谈到亚运会选拔的相关问题。
谈起围棋与亚运会结缘,要追溯至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围棋首次进入赛事项目序列,中国队在男团、女团、混双中都负于韩国队,收获三枚银牌。之后,围棋暂别仁川、雅加达两届亚军会,今年将在杭州亚运会重返大家庭,中国军团将向男单、男团、女团三块金牌发起冲击。
华学明
“13年前,我们兵败亚运,其中原因可能是我们棋手不适应下快棋。”华学明提到,以天元赛的赛制为例,每方2小时5次1分钟读秒,而亚运会的比赛用时更短,为每方1小时后3次30秒,“围棋进入亚运会,就必须适应运动会的时间,上午9点下午3点各一盘,我们的选拔赛也按照这个时间。”
王汝南(右)与记者下棋
随着围棋通过电视转播进入千家万户后,围棋作为竞技项目也在不断适应观众的需求,在中国围棋协会前主席王汝南看来,我们过去的职业棋手以慢棋见长,而韩国选手更加擅长下快棋,不过,时过境迁,王汝南认为,“今年亚运会快棋我们不见得会输。其实快棋慢棋都是一种学习,下得多了水平就会提高。”
芈昱廷
在同里杯天元赛上成功卫冕的芈昱廷,他的棋风就较为果决。此前在亚运会第一阶段选拔赛中,他以第四名的成绩卡位晋级,“其实两者也没差特别多时间”,序盘阶段习惯于落子如飞的小芈告诉记者,“我本来就是想在前面下快一点,这样可以留多一点时间在后面,就比较好发挥。其实我就是这样的速度。”
“论棋的质量,肯定是慢棋更好一些。下快棋考验的其实是基本功。”74岁的华以刚总结道,“在有限时间内,凭感觉、按概率怎么下比较好,这需要扎实的基本功。”
作者:吴姝
编辑:陈海翔
责任编辑:沈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