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粽子球运动起源于申城。这是世界发明的逾百项球类运动中唯一由中国独创研制的球种。粽子球,顾名思义,是因外形类似端午节三角粽子而得名,自问世以来因其变化莫测的反弹特性广受青少年、职工和社区居民的喜爱。正如粽子球爱好者们所总结的那样,“蹦蹦跳跳,一拍就会”。
11月21日,作为上海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项目,以及“黄浦-我来赛”品牌系列赛事,“东明杯”粽子球项目总决赛在黄浦体育馆落幕。比赛设置男子个人、女子个人、三人团体三个传统项目,吸引了全市48支代表队、近300名运动员参与。本次赛事不仅比赛规模创历届之最,各项活动次数和参与区的街镇创历史的总和,也覆盖了从在校大中小学生到退休阿姨大叔的众多人群,粽子球文化在一代代人手中传承。
受疫情影响,今年赛事采取了线上粽子球选拔赛的形式。16个赛区的选拔赛中,踊跃参与的市民达千余人。为更好地推广粽子球运动,上海体育学院研发了相关教学理论,而东明路街道提供粽子球技术业务培训和比赛教学宣传,利用街道社区教育平台开展粽子球运动推广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为新兴群众体育项目,粽子球在1992年被国家体委列为“中国大众体育纪录项目”,1996年被国家体委批准入选“中华健身方法”在全国推广,1998年起被列为上海市全民健身节系列活动。
作者:谢笑添
编辑:陈海翔
责任编辑:谷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