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暂别体育赛事的这段日子,社交媒体几乎成为外界了解运动员的唯一渠道。正因为社交媒体的存在,人们才得以见识到那些千奇百怪的训练方式,让体育世界不至于陷入一片沉寂。
在如今活跃于体坛的这批运动员的成长过程中,社交媒体的影响无处不在。他们热衷于分享,无论是琐碎的生活片段、日常训练的视频,或是对于某些事件的观点,都让其形象更为丰满。这样的现象在疫情期间更为普遍。在赛季无限期停摆的真空期,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得以抽出闲暇,分享自己所经历的一切。然而事实证明,任何新兴事物的兴起,都会不可避免地引发争议。
上周,德国足球名将胡梅尔斯在谈及这一现象时就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在德甲许多年轻球员都会将大量的时间用在社交媒体,用在拍摄于剪辑视频。”胡梅尔斯提出了一个让不少人看来颇为武断的定论,“如果我看到某位球员精心剪辑的视频,就会失去对他的尊重。”若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胡梅尔斯的这段话必然有其不合理之处,因此才会被部分媒体反击。按照这一说法,甚至连像小威这样的伟大运动员都会被其列入“鄙视链”——就在本周,这位网坛传奇在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一段一人分饰两角的训练视频,“两位小威”分别身着白衣与红衣进行交锋,这段精心剪辑的视频已获近百万次点击。其实,结合胡梅尔斯发表言论时的语境来看,他的观点并非偏激地抵制社交媒体,而是呼吁职业运动员适度使用。
近来在国内引发热议的另一起事件,其实也与社交媒体有关。在中国跳高名将张国伟宣布退役后又语焉不详地予以否认后,去年问鼎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暨冠军赛女子跳高冠军的胡麟鹏抨击其过度沉迷社交媒体,让“龙吸水”“喷可乐”“喷牛奶”等哗众取宠的行为代替跳高成为自己的个人标签。
无法否认,社交媒体存在局限性。网络舆论形成的压力,公众对于某些恶趣味的追捧,均有可能影响运动员的心态与生活重心。但作为工具,所有的偏差从来不来自于社交媒体,而是使用者自己。更何况在这个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年代,运动员,尤其是明星运动员们,通过社交媒体所收获的,远远大于失去的。在遭遇低谷时将责任推给社交媒体本身,压根找不到立场,错误的是“运动员沉迷于赛场之外”,而非“社交媒体令其沉迷”。
尽管如NBA名帅史蒂夫·科尔所言,社交媒体的发展让当今的运动员失去了神秘感,但硬币的另一面是,随着运动员与公众的距离不断缩小,其影响力则不断增加,甚至连社交账号本身都已具备极大的商业价值。据体育营销平台Opendorse的报告,2019年最具商业价值的社交媒体账号属于足坛巨星C罗,他在推特上的每条推文价值近87万美元。在巨额的商业利益面前,所谓“失去的神秘感”似乎不值一提。
作者:谢笑添
编辑:谷苗
责任编辑:沈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摄影/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