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岁末,庚子之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全国乃至全球蔓延。此次疫情对餐饮、旅游、电影、教育培训等消费性行业冲击最大,基于线下场景的体育旅游产业正遭遇寒冬。在全民抗“疫”的情形下,以运动参与游和赛事观赛游为主体的体育旅游产业的线下场景流量近乎停滞。
体育旅游业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海啸、地震、传染病等非常规突发事件都足以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体育旅游业造成毁灭性打击。根据体育旅游行业的业绩规律,春节前后应是体育旅游业绩上扬的主要时段,从1月开始的以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为代表的赛事观赛游,和以日本、欧洲为代表的冰雪旅游的运动参与游。然而,在特殊时期,由于抗“疫”的需要,“少出门、不聚集”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大量体育设施关门歇业,这让运动参与游在短时间内变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5月前的50余场马拉松被延期,原本是消费旺季的冰雪运动也因为雪场关闭、交通限行纷纷直接休眠。1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为遏制疫情蔓延出台了短期“休克”措施,使得春节黄金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公司团建活动、青少年冬令营等项目戛然而止,运动参与游市场跌入谷底。
从赛事观赛游角度来讲,因为疫情,国内20余场大型赛事取消,中超、CBA等职业联赛、F1及第14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延期,甚至包括需要线下集中完赛的电子竞技赛事也受到了影响。国际赛事也由于疫情导致一些赛事主办国的相应政策发生改变,其中包括签证暂缓发放、航班停运和严格的入境检查等等。国际赛事观赛一般游客会在赛前的三至六个月开始准备,也就是说春节前后这个时间点本来是游客开始为出行作计划的时候,然而疫情使一切计划付之东流。
此次疫情造成的精神创伤将唤醒大众健身意识的深度觉醒,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对于体育锻炼和强身健体的消费需求将会涌现出新动能,体育锻炼将在人们以后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捱过“疫情寒冬”的体育旅游产业将会迎来春天,同时亦将催生出发展新趋势。
一是健康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体育旅游未来会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此次疫情会给人们带来反思,一种对于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以及所追求的生活品质的全新反思,会有更多人在“健康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驱动下选择不同运动项目的体育旅游活动;同时,我国目前正处在从观光游逐步向休闲度假游的过渡期,而体育旅游作为休闲旅游的重要分支,将会有效分享消费升级带来的行业红利,也会成为更多人的消费选择。
二是运动参与游在疫情过后短期内会有强势反弹,赛事观赛游和参观游览游的增长速度会适当放缓。此次疫情过后,被憋在室内太久的人们会爆发出“狂热”的运动热情,运动参与游短期内会有强势反弹。根据当年非典疫情过后体育旅游的表现可以明确预判,本次疫情过后,体育旅游必将快速恢复。中国户外教育理论创始人之一的吴军生认为,“2003年的非典催生了户外运动发展,也被定义为中国户外运动元年。”盛开体育旅游CEO郑来谈到,“十几年前的非典疫情培养了中国最早的一代高尔夫球热爱者,他们也被称作‘非典选手’,正是这些人让今天中国拥有了100万左右的高尔夫球爱好者。相信这次疫情过后会催生体育旅游产业大发展。”
从体育旅游尤其是赛事观赛游和参观游览游特点来看,它们需要人与人的交流与近距离的接触,所以即使在疫情过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各种不确定的因素,用户对这类需要近距离与陌生人接触的环境会有所顾忌,所以它们的增长速度会适当放缓。不过2020是“赛事大年”,以东京奥运会以及欧洲足球锦标赛等为代表的高规格国际赛事将在今年六七月份举办,以赛事观赛游为代表的体育旅游可能出现反弹。
三是基于虚拟场景的智慧+体育旅游应用在疫情下得到激发。在疫情影响下,“线上化”得到加速发展,智能化、数字化对于未来所有产业发展是不可逆的过程。从体育旅游自身特点来看,它的核心内容在线下,人们对体育旅游的需求是切实存在的,有些东西是线上无法取代的。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旅游的核心是通过更好的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可以借助部分线上的展现形式。
从目前利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对体育旅游的深度开发来看,智慧体育旅游已告别抽象,开始真正使应用场景落地,增强人们对体育旅游的切身体验。例如,利用VR技术,让足不出户的用户体验在阿尔卑斯山滑雪、在原始森林中徒步,体验参观体育场馆和体育博物馆的乐趣。简言之,智慧体育旅游就是体育旅游+互联网,在传统体育旅游的基础上,把移动通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技术等与体育旅游深度融合,以游客为中心,以增强体育旅游消费者的体验为目标,最终实现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说到底,体育旅游产业服务升级的本质是提升服务,其方法是全面提升体育旅游的信息化水平。
四是“疫情”将催生体育旅游产业政策体系建设。疫情过后,国家及相关政府机构将推出体育旅游产业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多元策略体系和运行机制,这将有效避免未来新的疫情出现后体育旅游产业可能面临的困局,让体育旅游产业能在疫情突发时刻,在国家应对政策指导下实现积极、平稳过渡。
(作者系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作者:李海
编辑:谢笑添
责任编辑:谷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