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挥洒写意、或刚健遒劲的套路表演,血脉偾张、激情无畏的散打对决,见证了欢笑与泪水,见证了圆梦或遗憾,第十五届武术世锦赛昨晚在申城落下帷幕,中国队以14金1银1铜领跑金牌榜,伊朗与中国香港分局二三位。“这是史上参赛规模最庞大的一届武术世锦赛,上海的投入和努力,让本届世锦赛的每一个过程,从开幕式、比赛流程、体育展示,都比以往各届赛事更好。”正如国际武术联合会执行副主席吴廷贵所总结的那样,本届赛事确立了前所未有的“上海标准”,这座曾见证了多项世界顶级体育赛事精彩上演的城市,为武术世锦赛提供了一个优质范本,将以文本形式融入国际武联未来的办赛模式之中。
“这些天,我看到了很多特别的内容,如电子化的体育展示方式,以及精简、精彩、从头到尾都通过武术展示的特别开幕式。”对于本届赛事,吴廷贵给上海打出了“95分”的高分,至于那“5分”的不足,他的说法是“希望给未来的赛事留有进步的空间”。而同样令吴廷贵感到欣喜的还有世界武术整体水平的进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发展很快,尤其是印度与伊朗的散打,至于套路,中国选手的韵味和难度在短期内还很难被超越。”
这场世界顶级的武术盛会,吸引了来自102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余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官员和嘉宾参与其中,庞大的赛事规模也意味着各方力量更专注的投入。在武术世锦赛的历史上,本届赛事是首次将套路与散打两个大项放在不同的场馆中举行。为此,作为套路项目举办场馆的闵行体育馆主馆,从去年起就开始了全面的升级修缮,从地板、中央空调到灯光音响均焕然一新。在原本的训练馆被用作散打比赛场馆的情况下,户外立起了多个功能性帐篷。据场馆保障部成员马志刚介绍,这些大小不一的帐篷被用于满足运动员赛前热身、按摩放松、衣物器械存放等各方面需求,为了减少增加运动员的无谓移动,周边还配备了18处移动厕所。
赛事的圆满举行,牵涉到安全、医疗、卫生等方方面面,武术世锦赛井然有序的面貌背后,有着许多旁人难以知晓的付出。为了保障赛事安全,观众、选手、裁判的活动线路经历反复研究,一次次的商讨与修改之后才有了如今的周全安排;从各项设施的搭建工程启动之初,消防部门就不断对施工进行指导,排查任何潜在隐患;考虑到运动员的饮食安全及特殊性,所有食材从源头把关,由专业车辆配送,抵达现场后还需经历不间断检验;为保障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及观众的安全,赛场周边设置了五处医疗点、两个医疗室,三辆医疗车随时待命,医院开设医疗通道,由专家牵头组成保障团队进行“一条龙”诊治。“我们的保障时间从早上七点半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据医疗保障组现场负责人姜志鹏介绍,考虑到散打项目高强度的对抗,散打馆外额外增加了外科医生的配置,赛事期间医疗保障组共接诊患者90人,其中8人被送往医院,经治疗后均无大碍。
赛事的平稳运行也离不开志愿者的无私付出,他们活跃在赛事组织的各个环节,因热爱肩负着各自的职责。作为竞赛部散打组志愿者团队的一员,还在上海海事大学的王思文为赶在选手六点称重前抵达赛场,必须凌晨三点半就从学校出发,一直待晚上比赛结束,回到宿舍已是次日凌晨。尽管有“做一休一”的轮班,但工作强度依然不小。不过在她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收获了当负责人的惊喜和志愿者的快乐,对于散打我有了更多了解,未来也有兴趣继续关注武术运动。”
除高质量的办赛组织和服务保障外,作为本届赛事的一大创举,创意集体项目表演环节首度设立。从动作到服饰,这场盛大的表演都经过了运动员们的精心设计,成为展示武术之美的绝佳方式,也体现了国际武联的雄心与展望。“武术在全世界都有很多参与者,但另一方面,武术赛事在商业价值、观赏性、传播性上依然有所不足。”在吴廷贵看来,只有在原有的竞赛模式基础上继续开拓,增加有趣味、有创意的项目,才能突破瓶颈。对于志在进入奥运会的武术运动而言,其意义不言而喻。“进入奥运是长远、严峻的目标,有很多竞争者。”吴廷贵表示,国际武联未来将继续保持发展,进一步促进武术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在赛制创新、挖掘商业价值上不断努力,并持续争取进入那些有影响力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无论前路如何,上海武术世锦赛的成功举办,都将成为世界武术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作者:谢笑添
编辑:谢笑添
责任编辑:谷苗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摄影/组委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