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点燃到熄灭,亚运圣火的生命周期不过两周,但为1962年第四届亚运会而建的朋加诺体育场早已化作火焰,在印尼人心中燃烧了整整56年。
时至如今,印度尼西亚仍在不断追忆亚运会上一次降临雅加达时的那段光辉往昔。“1962精神”是本届亚运会最耐人寻味的主题,官方几乎不曾提及其内涵与实质,答案却悄悄藏匿在体育场角落一处不起眼的陈列室里——“永恒的火焰,将这个国家的斗争精神彻底点亮”。
也难怪印尼人如此念旧,在亚运会还尚未被边缘化的黄金年代,这个跨越南北半球的东南亚大国也曾站在亚洲体坛的金字塔顶端。印尼人的美丽回忆,始于申办阶段两票险胜巴基斯坦重镇卡拉奇,伴随着锁定金牌榜次席而攀至顶点。这是印尼体育在亚运会的最佳战绩,在那之后,他们再也没能接近过当年的高位。而令当地人在过去数十年反复回想起的,除了独得五块金牌的羽毛球赛场(仅仅丢了男双冠军),还有这条百米飞人赛道。
自首届亚运会举办以来,印尼是仅有的七个从未缺席大赛的代表团之一,在1962年之前的三届亚运会,他们从未获得过金牌。穆罕默德·沙伦加特成为印尼第一人,还是在万众瞩目、具有极强象征意义的男子100米赛场,他当年夺冠的10.4秒成绩不仅是当时的亚洲纪录,更作为印尼国家纪录尘封了整整22年。在1962年那届大赛中,他还夺得了110米栏金牌和200米银牌。过早退役从医的决定,让沙伦加特成了印尼田径史上最大的“如果”,却也让其人生更为传奇。在家乡巴塘,以沙伦加特命名的足球场,成了人们对“1962精神”的另一种怀念。
1962年是印尼体育的顶点,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滑坡的苦涩和长久的落寞,朋加诺体育场也不例外,直至亚运圣火再次回归。
知晓这段横跨56年的历史,才更能真切地理解,为何在亚运会影响力不复往昔的如今,面对越南河内撂下的摊子,雅加达会义无反顾选择接手。虽然印尼的经济与反恐形势愈发严峻,贫富差距依旧悬殊,雅加达街头随处可见席地而眠的流浪汉。但这一切无碍当地人对亚运会的痴迷,在朋加诺体育场外的直播大屏幕周遭,永远围着一群不顾烈日曝晒因赛事而狂热的印尼体育迷。无论现实美好或失意,体育是点燃民众内心激情的“永恒之火”。印尼如是,世界如是。
(本报雅加达8月26日专电)
作者:本报特派记者 谢笑添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沈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