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的卢湾体育馆,女排联赛决赛第六回合决胜局,面对全场球迷的狂热呐喊,上海女排曾一度以10比7领先。彼时,距离时隔17年后的首个联赛冠军,这支拥有张磊、马蕴雯、杨婕、张轶婵、卞雨倩等一众老将的队伍只差5分。更重要的是,此前几个回合,主队牢牢掌控着比赛的势头。
八年前与九年前的联赛决赛,上海女排连续两次惜败于天津队,张磊、马蕴雯、杨婕、张轶婵、卞雨倩都曾是那段苦涩回忆的亲历者。如今,随着时间的流逝,留给她们改写历史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了。那一刻,谁也无从知晓老将们内心曾泛起怎样的波澜,但细心的球迷或许能捕捉到这些信息:在工作人员的组织下,礼仪小姐与颁奖嘉宾已在场边待命;媒体记者们纷纷收拾起背包,为第一时间冲进场内采访做最后的准备;唯有替补席上的上海队主教练王之腾神情严肃,脸上的汗珠不住地淌下……
这个时刻,王之腾做了一个在赛后备受质疑的决定——主动变阵,在主攻位置上将更擅长防守的张轶婵换下,取而代之的是攻强守弱的杨婕。随后数个回合,接发球能力平平的杨婕成了天津队追发球的对象。一波8比2的浪潮后,天津队不可思议地逆转赢下决胜局,在3比2战胜上海队的同时,也将总比分扳为3比3平。
如果没有那次换人,上海队的遗憾是否会被改写?类似的假设从来不会有答案,毕竟在最后时刻重新换上张轶婵后,主队依然未能解决接发球的问题。事实上,在手握3分领先时,王之腾以攻代守的策略确实更符合逻辑,但失败的结局让这份大胆成为了外界口中的“鲁莽”。作为球队主力副攻,杨舟未能在决胜时刻登场,但在场边看完全程的她却察觉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我们受到了(对手的)冲击,心态产生了变化。”
这样的变化并不仅仅出现在决胜局。第四局末段,大比分2比1领先的上海女排其实离冠军更近。在只需得到3分就能问鼎冠军的情况下,这支背负着巨大压力又满是心结的球队在该局却再也未能得分。当目睹队友连续三个回合在同一位置被拦死后,球队核心金软景沮丧地朝着地板挥拳。
“想的太多,追求的太多,最后反而影响到了自己。”这是王之腾赛后对于球队表现的总结。在他看来,每到领先时,队员们总会表现出思想波动。有时候,这样的波动体现在不到位,甚至直接转化为失分的一传,有时候则体现在发球。在排球场上,后者或许是最能体现球员心态的技术环节。“最初的时候,我们在发球上保持着攻击性,慢慢地攻击性就下来了。”王之腾这番话背后的意味,实在不难体会。
除了17年无冠的遗憾,上海女排同样急切渴望甩掉的还有外界那句“魔都大小姐”的调侃。在这带有偏见的外号背后,是沪上排球人一次又一次的心酸。自五连冠的辉煌时代过去后,上海女排曾四度杀入联赛决赛,却悉数铩羽而归。距离冠军咫尺之遥却功亏一篑,甚至成了这支球队身上未能撕去的标签。对于上海女排而言,今年或许是扭转偏见的最好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在半决赛客场连续逆转拥有六名国手的江苏队后,所谓“娇气”的看法就该被击碎。然而,上海队的不幸在于如今遇到的是联赛中公认最坚韧的球队。当年仅18岁的天津队天才主攻李盈莹忍受着肩伤折磨一次次送出重扣时,上海队能做的唯有给予更强势的回应。可以想象的是,倘若未能最终夺魁,等待上海女排的恐怕又将是一片舆论的质疑。
所幸,上海女排依然是目前更占优势的队伍。第七场生死战将在周二晚打响,而上海队握有主场优势。究竟是改写历史还是继续在错失冠军的遗憾中懊悔,无论是对于走上主教练岗位并不算久的王之腾还是上海女排而言,不同的结果对应着的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文:本报记者 谢笑添
图:视觉中国
*文汇报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