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 这既是对理论学习的总要求,也指出了学习的方向与内容,同时也蕴含着理论学习的方法论原则。其中,唯物史观对推进“四史”学习具有重要的思想指导意义。
**唯物史观蕴含历史逻辑,只有坚持唯物史观才能把握历史的基本规律与基本方向。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唯物史观或者说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两个研究成果之一。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经这样高度评价历史唯物主义的创建:“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两个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
我们知道,《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确立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揭示和阐明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现实的个人”作为理论前提得以出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原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构筑的社会发展机制及其实现形式、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辩证关系得以被阐明。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对唯物史观的经典阐述主要集中在《共产党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和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当然,整个思想方法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整个思想体系,因为唯物史观不仅是马克思理论的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推进“四史”学习,回到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论视域中,有助于我们形成大的历史观,因为在马克思、恩格斯历史观的框架下,历史既不是止于碎片化史实和事实的堆积,更不停留于“历史学家心灵中重演过去的思想”,历史成为真正的科学。只有把握历史逻辑,才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才能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唯物史观统摄理论逻辑,坚持唯物史观才能在“四史”框架中把握时代问题和理论创新的基本遵循。
唯物史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完成的重要思想武器。也正是唯物史观使马克思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从自由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尽管看到《林木盗窃法》草案为了保护林木占有者的利益服务,马克思也站在弱者的层面坚决捍卫“政治上和社会上备受压迫的贫苦群众的利益”,但当时的马克思还受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影响,仍然遵循黑格尔的法哲学和国家学说的理论,在国家问题上还是相信黑格尔意义上的国家是伦理实体,体现普遍理性。对于当时的马克思而言,林木盗窃案中所反映中的财产所有权问题、立法过程中的利益冲突问题等,黑格尔唯心主义世界观并不能帮助马克思做出有实质性内容的判断,特别是在问题的解决方面,甚至是无力的。马克思意识到必须站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重新思考国家与法的问题,促进了马克思世界观和历史观的转变。
《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开始运用唯物史观的强大思想武器,明确地提出“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他们站在人类整体历史演进的历史视域中,把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历史形态和社会历史进程的一个阶段,从而就有了批判性的理论底气和科学的批判路径,从而回答了属于整个人类的时代问题,也就是现代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自由解放向何处去,以及解放何以可能实现的问题。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处时代的时代之问,对这个时代之问的科学回答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 “大历史观”问题。这里的“大历史观”,指的就是要坚持整体化的历史意识,通过长时段、大视角的观察来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历史事件的真正意义,这是唯物史观在新时代的特有表现。只有坚持大历史观,才能把握时代的核心问题,推进理论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就是沿着这个时代问题形成的问题逻辑而不断成熟和发展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对时代问题答卷的过程就是理论创新的过程,也是历史唯物主义得到基本遵循的过程。毛泽东思想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发展”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重要的时代问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以坚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唯物史观彰显实践逻辑,坚持唯物史观才能以史为鉴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实践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观点,也是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钥匙。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按照马克思的认识,离开实践的思维就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实践具有具体性,都有具体的主体、客体,都是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的存在,因此具体的实践活动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有效性,当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一定程度的盲目性、不自觉性、不确定性。要克服、超越这些局限性、盲目性不自觉性,既需要反复实践,也需要不断总结反思、分析与探讨,在思想层面理解与评价。实践活动从最初设想、目标确定到方案制定、效果预估都需要正确的思想指导,所有的实践都以人们的付出为前提,权衡实践活动的成本与效益,分析眼前效益与长远效益,小局效益与大局效益,有形效应与无形效应,显性效应与隐性效应,单靠实践活动本身是无法判定的,要把实践活动正面效应优化,尽量降低负面效应,都要发挥思想的力量。因此,实践是思想的基础,思想是实践的进一步提升。
思想(所说的思想指比较系统的理性认识)有多重意义,认识意义、思考的意义、评价的意义(思想对人物,事物的评价)等,但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实践意义。思想与实践密不可分。实践有思想意义,思想有实践意义。从实践的思想意义来看,实践是思想的来源,检验标准。没有实践意义的思想,只能是空想或者是妄想、幻想。我们分析各种思想,主要是分析与实践的关系,对实践的作用、实践效果,实践是思想的本质。社会科学真理性的检验具有复杂性。在历史领域,历史不能再现,历史不能重演,不能用直接的实践检验,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得出的结论可以用于实践检验,唯物史观在这个意义上就具有真理性的意义。
学习“四史”一方面是学习历史事实,就是在事件、遗迹、遗址等诸多史料中学习历史过程;还有一个方面就是通过思想史把握发展的时代,主观反映客观,形成对历史发展的逻辑认识。这也是“四史”尽管在时间上存在包含关系,但仍然要在逻辑上要区分历史阶段,通过“四史”,也就是四个不同意义的历史时段体现不同的时代主题、历史任务和呈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谋人民幸福、谋民族复兴大业的历史进程和历史逻辑。
思想体系都蕴含实践的品格,坚持唯物史观就是将实践逻辑贯彻到底。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社会主义实践,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着眼时代性,勇于回应时代难题;坚持科学性,积极解决中国发展问题;坚守人民性,积极创造人民满意的幸福生活;落脚实践性,既是实践总结又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一句话,500年波澜壮阔的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印证了一件事:是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王治东(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