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工作的每一年,我都会遇到优秀的学生在从高中考入大学后,因为面对来自全国各地优秀的同龄人而产生心理落差并焦虑万分。
近年来,高校开始积极推动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比如清华大学成立国学研究院,复旦大学设立志德等五大书院,华东政法大学设立文伯书院等,并开设了国学课程。以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滋养青年学生的心灵,这些举措虽然怀着良好的愿景,但在具体实践中仍面临不少困难。比如,有的学生认为古人的思想不适应现代生活;也有学生表示,在课程学习期间自己获得了心理上的暂时纾解,但课程一结束,就又回到了忙乱而焦躁的日常。
作为一名开设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十余年的大学教师,笔者深刻认识到,当现代社会越来越快的竞赛节奏与内卷压力使得大学在“育人”方面力有不逮之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心灵教育方面开始凸显其重要价值,同时也感受到了实现这种教育价值的不易,大学传统文化教育任重而道远。
现代人的困惑,能否通过古人的智慧求解?
与专业教育相比,传统文化注重内在的心灵教育。这种教育不是目标导向型,而是过程体验型,旨在通过感化、悟化、历练心灵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其教育方式为由内而外,注重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基础上改善外在世界。正如儒家的“内圣外王”之学,步骤是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提高内在修养,再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
找到人生的意义极为重要。而安顿生命的“意义世界”是功利化与工具化教育所无法建构起来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教育功能恰恰在于“意义世界”的建立,引导人朝内安顿自己,强大自己。
最初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的想法颇有点心血来潮。我自己学习了几年国学,就想把相关的思想分享给学生。然而,由于偏重照搬概念与知识讲解,前几年的效果并不理想,选课人数也不多。持续了解学生反馈后,我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找到了突破口。
其实无论社会如何变化,人类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并不会改变。包括爱、孤独、认识自己、人生意义等。其实,现代人遇到的所有心灵问题古人同样遇到过,而破解和超越的密码就藏在经典的文字之中。可以让学生就这些问题深度思考,并在国学典籍中寻找答案。
在授课方式上,考虑到视觉的直观性与感染力,笔者特意增加了相关视频内容。例如,为了诠释国学的中道智慧,曾推荐学生观看意大利电影《灿烂人生》。这部影片被誉为“人生不可缺少的六小时”,观影之后,同学们不仅领悟了传统文化不走极端的中庸哲学,更明白了人类文明的共通之处。
其中一位学生的观影感令我印象深刻:无论经历了什么,影片的主角尼古拉始终报以生命最初的温情与爱意。他年轻时说:“世事总是美好的!!!”经历了生离死别之后,他仍然说:“世事总是美好的”,只是不再认同那三个感叹号。如果说有感叹号的美好是年轻时的盲目与幻想,没有感叹号的美好则是历经风雨之后的温柔与悲悯。他选择以爱与包容对待所有人。尼古拉以无言之教告诉年轻人如何去发现外在世界的美好,也去发现内在生命的美好,教会他们温柔地与自己握手言和。
这些年的授课经历是一个慢慢摸索试错的过程,每一次改变,都是不断了解学生需求、适应时代特点的结果,其中有一些经验,更多则是教训。现在主动选择传统文化课程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
不失敬意的心灵教育,有助年轻人驾驭情绪
要帮助学生安定下来,制心一处,绝非易事。年轻人气血旺盛,心猿意马,驾驭情绪的难度尤甚。这是传统文化心灵教育的难关。如果课堂上一味引经据典,学生往往会吐槽老师在无意义地说教。如果以娱乐方式授课(如某些老师以网络流行语调侃古人),虽然活跃了课堂气氛,但与传统文化心灵教育初衷背道而驰。如何寓教于乐,在不失敬意的氛围中以古人的智慧为学生解惑,是对教师的考验。
譬如在学生关心的恋爱问题上,笔者尝试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爱,是儒家讲的“海誓山盟”,还是道家所言的“相濡以沫,毋如相忘于江湖”?通过课堂辩论,学生最终达成共识:美好的爱情是两个自由灵魂的共在与陪伴,而不是披着浓情外衣的控制与占有。儒道两家关于爱的观点并不矛盾,前者追求“爱的持久”,后者揭示“爱的自由”。如果恋爱双方不能保护对方的人格独立,那么再信誓旦旦的爱情也不会长久。同时,身处爱情之中,得随时觉察自己的情绪,认清自己的“爱”,究竟是包容与欣赏,还是患得患失的纠缠与操控?所以恋爱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
纷繁杂念面前,不如先屏蔽干扰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思想体系中,无论是儒家的“宇宙即是吾心”,还是道家的“万物与我为一”,抑或是禅家的“心包太虚”,都是强调人的心胸扩展,探寻如何在复杂的现实世界中从小我意识迈向大我境界。当前部分大学生表现出的主要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社恐等大都与从小被强化的“自我”意识有关,敏感脆弱,容易被绩点、评奖、外在评价和人际关系等困住,缺乏“大志向”与“使命感”。
很多学生从小所接受的“竞争”教育观,让他们一直有一种“要被淘汰,要被筛选”的恐惧。为了能在每一场角逐中都获得胜利,一刻也不敢懈怠。刷绩点、找实习、准备考研、参加各类比赛,像个陀螺一样,时常感觉分身乏术,力不从心。还有的学生为了刷绩点,故意选给分好的老师,也不管自己是否喜欢,一学期下来都未曾认真听过课。
老子说:“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在各种碎片化信息和无穷的想法驱使之下,人们的精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总是被冲散和稀释,总是充满了方向,却又很快失去方向。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很有悟性,能充分理解并感悟国学精华。但是,他们缺少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其次,即使以前学习过,也不求甚解,没有将其中的微言大义运用到自己的心灵成长、为人处世之中。
“降魔者先降自心,驭横者先驭此气”“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只要时常诵读,这些国学经典自会源源不断地输送精神能量,滋养学生的源头活水。记得多位学生都曾跟我提到《菜根谭》中的那句:“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云卷云舒。”通过不断地讨论学习,很多人找到了“松而不懈,敏而不紧,自然辽阔”的心境,并意识到原来自己一直都处于神经高度紧绷的状态。所以教会学生要行“精一之功”,心无妄念,才能屏蔽掉各种干扰,把注意力聚焦在一个目标上。
建立传统文化学习长效机制
北京大学徐凯文教授近年一直在关注大学生的“空心病”问题。十多年来,他对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以及8000多个中学生做过研究,发现在一些学生中存在“不知道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的现象,并把它称之为“空心病”现象。这恐怕是导致青少年抑郁、自伤甚至放弃自己生命的重要原因。徐教授指出,越是“空心”的孩子,感恩心、孝敬心、责任心就越缺乏。他们也没有恻隐心、同情心、帮助别人的心。
如何唤醒学生的正向情感能量,消解冷漠与疏离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为万善本”,如果大学生能将这些至理名言充分吸收到自己的生命体验之中,情感源泉就永远不会枯竭。
诗歌语言具有强大的情感召唤力,课堂上笔者增加了诗歌朗读环节,试图营造情感互动的共情氛围。课外,笔者推荐学生观看叶嘉莹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叶先生历经坎坷而不失赤子之心,以古典诗词为媒介,将中华传统文化传向世界,这极大地震撼了学生。她提出的“弱德”之美启迪了同学对人生的深层思考。在课堂朗诵环节,有同学在朗诵诗人杜甫、李商隐的诗歌时,泪流满面,说自己懂得了诗人的爱,读懂了诗词。
除了课堂,还需要建立一种传统文化学习的长效机制,让学生坚持学习,知行合一,在心灵体验方面尝到“甜头”,继而成为对家庭、国家、社会有贡献的强大生命体。
作者:郭讲用(作者为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姜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