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平和教育第二届“不同”论坛在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启幕,首日主论坛以“AI背景下的思辨教育”为主题,是平和学校儿童哲学项目“哲学课程在中小学的开发与实施”结题报告,同时也是一次学术研讨会。
“不同”论坛,名取于平和校园文化“平而不庸,和而不同”,“平”是谦虚品格;“不庸”是卓越追求;“和”是兼容并包;“不同”则是慎思审辨。这八个字中既内含君子品格的教育目标,也天然具有思辨的内核。
“思辨”的目的是什么?从哲学的语境去看,“思辨”是一种对自我处境的反思,是一种帮助人认知自我、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从教育者的维度去看,“思辨”是激发孩子找到自己的意义感与创造力,实现他的成长。
而当哲学家与教育者齐聚平和学校,一起探讨AI背景之下思辨教育的挑战与未来,让这一主题有了更纵深的维度:从文明传承到人格塑造,如教育哲学的转变到特色纷呈的学科思辨课堂……正如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总校长万玮所说:“ChatGPT对人类社会最根本的改变,将发生在教育领域。”而思辨教育,正是其中最关键的一把“钥匙”。
应时代之问:
AI变革下的哲学与教育
在上海平和教育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胡悦来看来,当人工智能的发展极有可能将传统课堂逼入墙角时,教育工作者要更多思考如何为学校教育打开天窗。思辨是一种立足生活经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在平和学校,教育者将博雅、思辨、包容和笃行作为学生的四大核心素养,强调“平而不庸,和而不同”,旨在培养独立思考和有正确价值观和判断力的未来人才。而平和也希望藉由“不同”论坛这样的平台,汇聚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实践者和教师们,以共创的形式实现教育智慧的涌现。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百艳则认为,“思辨”在东西文化之中都有深远源流,无论是《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还是西方通识教育中的论证与推理,目的都是为了培养更智慧、更理性、更有尊严的人。
那么面向未来的教育,应该如何“定义”?万玮从教育者的经验与体悟,从回归人才成长本质的角度,谈到“人类创新者”应该如何培养。
万玮认为,教育需要“投喂”给孩子的九种“食材”,分别对应九种教育的目标。
运动锻炼-强健体魄
读万卷书-博雅知识
行万里路-认识世界
人文艺术-直觉洞察
格局视野-审辨思维
挫折磨难-自我认知
爱与陪伴-健全人格
尝试选择-兴趣特长
榜样示范-使命觉醒
不确定性任何时代都有,但九种“食材”与对应的素养目标,正是让孩子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应对复杂性的关键能力,并推动他们造就属于他们时代的精彩。
处行知之间:课堂实践与思维革新
然而落地到课堂,思辨教育如何实现?
以《从小课程到大哲学——儿童哲学在中小学的开发与实施》为主题,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儿童哲学研究室主任颜志豪老师展示了儿童哲学课程与哲学俱乐部的设计。而有限课堂仅是一个支点,重要的是要撬动学生的思辨生活,和哲学交谈的习惯。
颜志豪说,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在尚未被社会化之前,他们有着天真好奇与无边界提问的能力。而在信息庞杂而参差的数字化时代,这种以严肃交流与哲学沉思为底色的哲学对谈,将帮助孩子抵抗碎片化、庸俗化和娱乐化的同辈文化。
“电车难题”是一个经典伦理学辩题,当这一辩题面向四年级学生时,颜志豪重新设计了情境,扩展了选项,激发孩子们围绕着生命平等、公司的声誉与义务、不同身份的社会价值等命题展开激烈讨论,让他们直观感受到不同观点的冲突与碰撞,也在这种碰撞中重构他们对生命价值的直觉理解。
除了与儿童哲学、知识论这样强相关的课程之外,英语课也可以是思辨教育的主场。平和学校初中英语老师陈露茜在面向初中生讲授阅读材料《Nobody Knows》时,让学生通过阅读与讨论,区分事实与推论,并在元认知层面引导学生学会区分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陈露茜老师看来,英语阅读不能只停留在“阅读理解”层面,而是要深入到意义层面,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发生关联,在思辨能力上有所成长。
德育教育也可以用“思辨”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中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平和学校小学部语文教师、班主任薛紫瑄老师以《作业那些事儿》为主题,示范了一场小学班会课,孩子们自由表达观点:作业有什么用?作业可以取消吗?可以让机器人替我们写作业吗?然后分组“辩论”,最终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孩子重新审视“作业的困扰”,和老师达成共识。
平和学校课程研发中心研究员田健东博士说,ChatGPT所运载的知识量级,几乎覆盖人类通过文本去记录与传递的“显性知识”,而更重要的“隐性知识”,存在于人的直觉、经验与感悟之中,通过情感交流、协同合作的方式传递,这才是ChatGPT时代教育须多关注的部分。
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增加了未来社会的复杂性,而在此背景下的学校教育,也必须从人本视角,回归生活的复杂性,在真实生活中感受涌现、学会思辨。
作者:张鹏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姜澎
图片来源: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