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起,2023年上海春考预录取分数线和结果陆续出炉。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丁泽皓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预录取。欣喜之余,上戏附中校长肖英坦言,这实属意料之中。原来,三年前的中考,丁泽皓就是“高分考生”,因为热爱艺术,他勇敢逐梦,选择了上戏附中。经历高中历练,如今他的文化底子更扎实,专业更过硬,离实现自己的表演梦又迈进了一步。
逐步提高文化成绩要求,扭转部分高校艺术专业人才选拔“重专业、轻文化”的倾向,在肖英看来,这是高考艺术类专业招考改革的大势所趋。
在上戏附中担任校长11年,肖英发现,时下,在中考时选择上戏附中的高分考生越来越多了。“不少学生选择艺考,是出于内心对艺术的热爱,而非功利报考走捷径。从长远来看,这显然有助于进一步扭转社会对艺考生的偏见。”但肖英也中肯地说,鼓励更多热爱艺术的学生勇于追梦而行,还有几道“门槛”需要跨越。
文化课成绩不行才选艺考?
这是偏见更是误读!
在上戏附中当校长,肖英接触过不少艺考生。听到有人直呼学生为“小鲜肉”“花美男”,肖英打心底里抵触。“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对于从事艺术表演的人,很多时候,我们的评价还停留在‘只看脸’的阶段,对真正的艺术水准和精神却忽略了。”
2021年9月,教育部印发相关指导意见,提出到2024年,基本建立以统一高考为基础、省级专业考试为主体,依据高考文化成绩、专业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制度。这份红头文件出台,拉开了提升艺考生文化课门槛的大幕。
“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底蕴,是艺术道路能否走得长远的根本所在。未来,艺术教育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而非单纯技巧性的学习。”对于提高艺考生的文化成绩要求,肖英很赞同。在她看来,这一方面有利于艺术类院校培养真正的艺术家,而不是“昙花一现”的娱乐明星;另一方面,这也向公众释放出一个积极信号,引导大家对报考艺术类的学生彻底改观,同时也让那些对艺术充满热情的学生,不再因为社会的误解、偏见,对从事艺术避而远之。
部分“好苗子”最终放弃,
阻力竟在老师身上
实际上,每年招生季来临,总有一些热爱艺术的孩子和家长,找到肖英希望“评评理”。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想要走艺术专业道路,却遭到父母反对。不少家长认为,艺考生是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走投无路”才会选择的“考试捷径”。还有家长对艺术类院校的“生态环境”也有一些偏见。
让肖英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名考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女生和妈妈就因为类似的理念不同,导致亲子矛盾升级,后来,这名女生一度放弃学业。为了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回归校园,母亲考虑妥协。她到上戏附中校园内参观、听课了一天后才知道,原来自己对于艺术类学生有一些误解。在这所市特色高中,没有学生穿着奇装异服、也没有学生化妆,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且充满自信。
肖英告诉记者,近年来,已经出现了一些可喜的现象。比如,越来越多选择艺考的学生,得到了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那些中考时通过高分考入上戏附中的学生,往往在高考中也通过高分考入“名校”。去年中考,凭借700分以上的高分进入上戏附中的学生大有人在。此外,近几年,上戏附中的高考成绩也屡创新高,除了考入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专业院校外,选择同济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等综合类高校的学生数量也逐年递增。
但肖英的心里,也有一些遗憾。她依旧发现,有些“好苗子”最终放弃了艺术之路。原来,在抉择过程中,一部分学生遇到的阻力和反对声并不是来自家长,而是老师——学生的选择没有获得老师的支持,甚至遭遇“劝退”。
“当下,一些教师对艺考生依旧持有偏见,如果教育工作者都没有正确的艺术观,如何引导那些喜欢艺术的孩子勇敢逐梦?!”肖英感慨。
不是每个从艺术院校走出的学生都要成为“明星”
作为艺术类特色高中,从上戏附中走出的学生今后都要从事艺术专业道路吗?每年招生季,肖英都要直面这样的“灵魂拷问”。她给出的答案很明确:不是每个学生都会从事艺术,成为所谓的“明星”。
就在最近,两名通过特色招生进入上戏附中的高三学生找到校长,要求放弃参加艺考,转入普通班级参加秋季高考。“艺术教育不能仅仅将视野局限在培养‘明星’上,但凡受到过艺术熏陶的学生,不论未来踏上怎样的工作岗位,至少多了一技之长。艺术拓宽了他们生命的宽度和厚度,让这些学生的生活幸福指数更高。”肖英说。
正是抱着这样的理念,上戏附中培养学生的理念也很新。放眼海内外,在舞台上,近年涌现的艺术形式推陈出新,从音乐剧到沉浸式话剧,这对艺术教育者和学习艺术的学生而言,都是全新的挑战。肖英思考,高质量的艺术教育关系城市、国家软实力建设。对特色高中来说,要打出一副艺术教育的好牌,应进一步将艺术教育放在国际视野中开拓创新,将传统的戏剧教育模式与当下先锋艺术形式不断结合创新。
谈及艺考生,肖英认为,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面向未来、推陈出新。“培养具有扎实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的学生,让他们能够结合时代的发展创新艺术表达形式,才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艺术发展的根本所在。”肖英说。
作者:张鹏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