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解方程式的能力强,但批判性思维能力较为薄弱。如何培养未来的创新人才,需要一些新的思考。”宁德时代首席制造官倪军,也是上海交通大学中银科技金融学院双聘教授,在今天(10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中银科技金融学院举行“科金创享·产教融合发展论坛暨 MTT 项目发布会”上强调,科技创新,实际上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创新。
当天,设立于上海交大的全国首个技术转移硕士项目课程体系和培养规划发布,致力于培养一批能够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全球科创领袖。
现在,如何把很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可以真正的创造经济价值,这是经济发展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此,多位教育界、产业界专家学者就技术转移的人才需求和培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享。
科技成果转化所需的人才培养,急需探索模式的创新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陈方若直言,因为国际形势的复杂,很多的技术要买也买不来的。现在,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实验室里创造的科技成果,还需要非常多的努力才能把先进的技术产品化、市场化、工业化。因此,在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全链路中,非常需要复合型人才。他们需要的不仅是技术,还有金融、法律法规、市场、综合管理能力等。
上海交大研究生院院长王亚光也表示,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培养,急需探索模式的创新,让经验成果有效赋能。
“我1978年在交大读书,那时交大是工程师的摇篮。现在,我们要培养未来的创新人才。”倪军指出,如今,在创新基础上,高校更多关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系统性思考的能力培养是比较欠缺的,两者该如何平衡?这是人才培养方面迫在眉睫的问题。
他表示,在培养理念方面,确实需要一些新的思考。中国大学生解方程的能力比较强,但是他们看不出问题在什么地方。比如,老师给他归纳总结出来问题他会解,但是在实际当中,他不知道问题怎么变成方程式。因此,最重要就是中国大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大学在产教融合上面临的挑战
“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正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之前大学都是为工业界服务,而未来一定要引领工业界的需求。”倪军表示,2000年左右,很多中国高校老师包括清华、交大,为企业开发设备,甚至是批量生产。那时,因为国内的企业的研发能力太薄弱,不得不依赖于老师。
如今的产教融合已是另一番面貌。
“我觉得产教融合成功与否是取决于双方的定位。期望不要期望错,高校只善于高校做的事,企业擅长做企业做的事,不能企业让高校开发样机、设备。”倪军认为,从高校研究来讲,中国普遍是跟踪国外的研究,缺乏自己的原创。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其实中国科研人员在世界上具备了最好的做原创研究的基础,比如交通、能源,又如超大型、大型城市的治理等等方,有第一手的问题需要解决。
他表示,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但是持续投入对企业来说很难。因为既没有那么多的资金,也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高校则是超前研究最有效的地方,同时,企业在这里也可以招聘到合格的毕业生。
他建议,研究型大学要和企业紧密的保持合作关系,不仅可以了解行业的发展,也可以从实际问题当中提炼一些问题,还可以获得一些科研经费。
作者:储舒婷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