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9月24日),“上海市学生综合性劳动实践基地(光明花博邨)启用仪式”暨“庆丰收、惜粮食、爱劳动”主题实践活动展示举行,这是本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上海学校劳动教育工作,协同开拓劳动育人“大思政课”新视野的重要举措,也标志着上海首个学生综合性劳动实践基地正式启用。
生态岛携手老字号,
打造上海首个学生综合性劳动实践基地
多年来,上海始终积极探索,率先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和方式。早在2014年,上海就把“构建校内外合力育人共同体”理念写进了教育改革方案。目前,上海已建立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的服务性劳动基地2100多家,学生劳动实践岗位87万多个。为进一步强化“开门办劳动教育”的理念,2021年发布的《上海市学校劳动教育“十四五”规划》提出,要由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多方参与,重点支持建设若干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安全便捷的市级学生综合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从昨天起,在世界级生态岛崇明岛中部,花博园区毗邻处,上海首个学生综合性劳动实践基地(光明花博邨)正式启动运行,依托“第十届中国花博园区”至“光明田原现代农业综合体”约50平方公里区域范围的核心载体,集学农实践、农业研创、职业规划三大功能,凸显森林资源、滩涂资源、生态资源、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特色,实现涵盖农业劳作、加工制造、服务体验、创新实验的系统化生态劳动教育实践新样态。
聚焦农业关注生态,
建设生态岛学生劳动实践基地集群
长期以来,学农是上海高中生的“必修课”,已有近40年。今年9月1日起施行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课程,并设置了十个任务群。其中,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
记者获悉,首个上海市学生综合性劳动实践基地(光明花博邨)将引导学生真正地走出课堂、走向广袤土地、走向农业产业。为此,基地形成了“1心+2区+N点”的体系化布局。
“一心”指拥有完善配套的花博邨综合功能区,可为学生提供1016个床位。
“两区”指种业创新聚集的花博园区和青年农场传统与现代农业融合的学生劳动实践体验区。
“N”指光明在崇明的东滩源、番茄产业园、现代农机中心、光明田原生态综合体、瑞华果园等一批学生劳动基地。
通过不同基地的不同模式劳作项目体验,让学生从小根植“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懂得“粮食安全、种源安全”的价值。
据介绍,基地以诸伟琦劳模工作室团队为核心,配置了20余名、65%以上硕士学历的专业课程教育专员,结合产业特色研发设置了包括光明未来、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体验与创意设计、新技术服务与应用、现代农业服务的六大类课程体系,共二十余种课程内容。
挖掘整合学生劳动实践资源,
构建家校社联动的劳动综合育人格局
近年来,崇明教育积极打造“15分钟劳动实践圈”,即以5个营地为中心,构建半径在15公里以内、车程在15分钟左右的劳动实践场景圈,初步形成“2岛5营N点”的基地集群布局。
“2岛”指崇明岛和长兴岛。
“5营”包括:光明花博邨营地、长兴前卫营地、竖新新光营地、东平活动基地、三星海桥基地。
“N点”是指基于崇明丰富的“三农”资源、生态资源、工业制造资源及非遗文化资源,经挖掘整合能用于学生劳动实践的资源点位,目前可用资源点位48个。
围绕这些资源点位,崇明已经梳理形成《崇明区学生综合性劳动实践基地集群资源列表》,因地制宜开发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共计600课时的劳动实践主题活动课程。下一步,崇明将继续深化学生综合性劳动实践基地集群建设和运营机制,努力构建小初高三学段纵向衔接、校内外贯通、家校社联动的区域劳动综合育人大格局。
劳动教育“收获金秋”,
在“丰收节”中感受劳动喜悦
昨天,“庆丰收、惜粮食、爱劳动”为主题的学生市集活动同步举行,主办方设置了树木养护员、新时代劳模心语、垦拓精神展示庆丰收迎盛会等10个场景,引导学生以团队形式开展劳动、面对面聆听劳模故事、近距离了解真实的农业生产过程等,从而重视农业生产,懂得珍惜粮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内涵。
据了解,9月至10月的金秋时节,上海九个涉农区还将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组织学生走进农庄、果园、稻田等,亲身参与农业劳动实践。
宝山区的五个涉农镇(罗泾镇、罗店镇、月浦镇、杨行镇、顾村镇)都已建立学生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并与五所中心校结对,将开展“5镇+5校”的丰收节系列活动。闵行区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将组织部分初中学生走进烹饪教室制作美食,组织部分小学生走入田间课堂,走近丰收现场。青浦区发挥农业展览馆、农业园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等各类农耕文化实践基地的教育作用,为青少年提供红色寻访、参观体验、志愿讲解、展示交流、公益义卖等实践锻炼机会。松江区将组织学生参观数字化无人农场,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农机无人作业、数字化农场操作展示,引导学生们以实际行动为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贡献力量。
作者:张鹏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