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们推开了高等教育的大门,学习这一多年以来的主业,或许会变成你们‘最熟悉的陌生人’。”9月18日,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在2022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为4000余名新生“解锁”大学学习的专属“打开方式”,并回答了在大学“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这三大核心问题。
他从广受年轻人喜爱的电视剧《觉醒年代》讲起,剧里第一集里的场景,正是在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国际文化园取景和拍摄的。一百多年前,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进步新青年心怀报国。
丁晓东表示,“你们正值新时代的新青年,是肩负重任的接班人和中流砥柱,你们现在在大学汲取养分、积蓄力量,不仅在于锤炼成熟的身心、遇见更好的自己,更要继承烈士遗愿、追寻先辈足迹,心怀“国之大者”,把自身发展汇入民族复兴的洪流,为国之富强而学、为民之幸福而学。”
他认为,同学们要找到与大学同频共振的频率,实现三个转变:从被安排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从“老师说—学生听”的单向学习向探究性学习转变;从知识学习向能力提升转变。
对于大学“怎样学”的方法论,他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在问题求解中学。大学教育的边界已经突破校园,延伸进了社会,你们将来要从事与社会发展新动态新需求相匹配的创造,就要从大学开始立足于真实场域“解决真问题”。
二是在沟通交流中学。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人就是在沟通、协商、合作的社会交往中不断成长的。在一所理工科高校学习,尤其要摒弃“低调内敛、闷声干事”的风气,注重在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跨学科交流和跨文化交流中,提高沟通表达、团队协作、解决冲突、自我宣传、组织管理以及对美的感悟等能力。
三是在学科交叉中学。解决复杂系统问题不能仅凭单一维度的知识,而有赖于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和集成。
他希望,同学们珍惜这承载青春与梦想的大学时光,把国家需求、时代使命、人生理想交汇于你们的大学,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乐土,积聚“成人的力量”,从上海理工大学出发,走向更大的世界。
以下为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在2022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争当心怀国之大者的新时代学人》全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金秋九月,美丽的上理校园迎来了4000余名“萌新”,你们历经数年寒窗,冲破疫情变局的重重考验,终于迈进大学校园。我首先代表学校,向全体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同时,也向承担新生军训任务的74名退伍大学生表示衷心的感谢,你们辛苦了!
过去的三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困扰让你们在人生关键阶段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挑战,不仅牺牲了大段在学校的学习时间,而且经历了从线下到线上的“大迁徙”,对于如何在变化交织的外部形势下适应学习新形态,你们有着更独特的体验。我一直强调“学生以学为主”,今天,你们推开了高等教育的大门,“学习”这一多年以来的主业,或许会变成你们“最熟悉的陌生人”,比如,学习就是在教室上课吗?分数高就是学习好吗?完成了所有课程就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吗?……因此,今天我试图为你们“解锁”大学学习的专属“打开方式”,回答在大学“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这三大核心问题。
一、心怀“国之大者”,为民族复兴而学
1915年的一天,一群中国留学生聚集在日本早稻田大学,陈独秀在李大钊的追问下发表了对祖国局势的观点,引发冲突——这是电视剧《觉醒年代》第一集里的场景,可能很多同学没有想到,这一场景是在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国际文化园取景和拍摄的。一百多年前,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进步新青年心怀报国之志,以所学启发民智、传播思想、求索出路,他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使革命面貌为之一新。
如今,我们已处于无数先辈用血泪换来的和平年代,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我们刚刚隆重迎接第九批8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英烈魂归故里,是告慰更是传承。当你们离开故乡来到心仪的大学,当你们在今天这充满仪式感的典礼中迎来人生新阶段,在稀松平常的静好岁月里,你们应该感到幸福。
正如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所说:“请你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我们不管走多远,都不要忘记为什么而出发。我们党提出,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达成这一伟大目标的征程中,你们正值新时代的新青年,是肩负重任的接班人和中流砥柱,你们现在在大学汲取养分、积蓄力量,不仅在于锤炼成熟的身心、遇见更好的自己,更要继承烈士遗愿、追寻先辈足迹,心怀“国之大者”,把自身发展汇入民族复兴的洪流,为国之富强而学、为民之幸福而学。
二、来一场学习方式的华丽转变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美国欧林工学院的故事。创立之初的欧林工学院在校园建设中出现了工期延误,课程体系也没有建立,使得已经招收的30名学生无法上课,学校只好将他们安置在临时改建的教室里。这些学生的起点和现在的你们一样,刚刚高中毕业,没有修过任何大学课程。他们被要求5周内制作出一台脉搏血氧仪,同学们对此闻所未闻,学校仅提供了一些背景介绍、工具、部件和可以请教的长者。老师们本以为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作业,毕竟脉搏血氧仪中的晶体管组件可是当时半导体物理学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但不可思议的是,同学们竟然真造出了一台可以使用的脉搏血氧仪。“零基础”学生没有学过微积分和物理知识,却制造出了一台机器,这是不是颠覆了你对“学习”的认知呢?
我认为,同学们要找到与大学同频共振的频率,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从被安排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大学将曾经被老师、家长安排的事情转移到了你们自己身上,树立学习目标、制作学习计划、执行学习任务全部要靠你们的自觉。
二是从“老师说—学生听”的单向学习向探究性学习转变。大学的学习不一定在教室或在传统课堂,选取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进行探究,是大学所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
三是从知识学习向能力提升转变。在这个知识可以信手拈来的时代,大学的学习更注重知识的迁移、运用以及知识图谱的自主建构。学习不是学到知识这一结果,而是学习知识的过程。简言之,大学学习就是学灵活变通、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方法、思维和能力。
三、掌握大学学习的专属打开方式
对于大学“怎样学”的方法论,我又有三点建议:
一是在问题求解中学。
大学教育的边界已经突破校园,延伸进了社会,你们将来要从事与社会发展新动态新需求相匹配的创造,就要从大学开始立足于真实场域“解决真问题”。
我校材料与化学学院许燕同学聚焦于解决“白色污染”的问题,通过大量市场调研、文献收集和反复实验,研发出一种利用坚果壳纤维制作的吸管代替纸吸管,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中获一等奖。
在上理工,这样的问题求解式学习机会层出不穷。近三年来,我校平均每年提供近1200个科研项目课程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项目,有1.8万人次参与其中,平均每年有近3600个项目获得市级以上奖,其中540多个项目获得国家级奖。上理工也是上海市地方高校中,首个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的高校。
二是在沟通交流中学。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人就是在沟通、协商、合作的社会交往中不断成长的。在一所理工科高校学习,你们尤其要摒弃“低调内敛、闷声干事”的风气,注重在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跨学科交流和跨文化交流中,提高沟通表达、团队协作、解决冲突、自我宣传、组织管理以及对美的感悟等能力。
在上理工,你们可以登上诸如双创项目的路演舞台,自信地展示创意和成果,可以在计划书、项目书、论文写作的字斟句酌中构建理性思维,可以三五成群地在智慧教室、学思空间里来一场头脑风暴。你会发现,对话、展示、碰撞的学习体验带来的是思想与认知的升华。
三是在学科交叉中学。
解决复杂系统问题不能仅凭单一维度的知识,而有赖于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和集成。上海理工大学的学科特色在于,一方面以工科为主,工科与其他学科交叉,比如工科与医学交叉,我们研发的手术缝合针帮助医生轻松缝合皮肤,以材料创新打造的手术高频电刀能够防止组织黏连,混合现实手术导航系统能为主刀医生提供血管位置精确定位导航……另一方面经、管、文、法、艺等学科都打上“工程”的烙印。比如外语与科技结合的科技德语,艺术与工程结合的工业设计,重点关注与制造业相关战略和管理问题的管理学,等等。
学校鲜明的学科特色决定了你们的大学学习要打破专业界限,走向“大综合”,这不仅是让你们在多元化学科背景和思维方式中拓宽视野和思路,更能促进你们产生超出传统学科框架的思想和非常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跨学科学习中锻造人无我有的核心竞争力。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一所大学的理想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力量;大学的目标是把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变为成人的力量。”万物可爱,生活明朗,唯青春与梦想不可辜负。希望同学们珍惜这承载青春与梦想的大学时光,把国家需求、时代使命、人生理想交汇于你们的大学,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乐土,积聚“成人的力量”,从上海理工大学出发,走向更大的世界!
谢谢大家!
作者:储舒婷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来源:上海理工大学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