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出现一些令人头疼的状况,除了气“死”、打骂、讲道理……我们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处理办法?
如果您也正为辅导孩子写作业、孩子沉迷游戏、亲子关系生疏这几个问题感到头疼,不妨试一试下面几个思路。
01
辅导孩子作业更好的办法:打破“知识的诅咒”
每次看到新闻里那些因为辅导孩子作业气到住院的家长,我都特别能理解那种绝望。
因为日常辅导孩子作业的我就是这种状态啊:
“我觉得自己讲得很清楚了,但孩子就是听不懂,是她笨还是我笨?”
经历这种状况多了,也明白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急,急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弄得大家都痛苦。
于是当昨天再次经历这种折磨时,我努力告诉自己:
“一定有什么原因,仔细想想,这种无力感以前还有什么时候出现过?”
然后我想到了曾经在驾校学车时的自己——
教练一遍遍喊:“看后视镜,看车窗线的位置……”
虽然我努力去理解,却仍然经常懵逼:“车窗线的什么?什么的位置?”
每当这种时候,教练就向我投来“恨铁不成钢”的眼光;那个时候,总觉得自己笨。
可真的是我笨吗?
后来仔细想想,是教练掌握了技巧才觉得简单;而我因为是新手上路,太过生疏,自然就很难。
现在的我,不正是带着教练同款经验自信去辅导孩子吗?
什么是圆周率,什么是立方体,这都是孩子以前从没接触过的东西,怎么可能轻易就理解?
这时候的娃,也许满脑子想的是:“立方体是啥?好吃吗?”
其实,我们是陷入了“知识的诅咒”。
知识的诅咒:当一个人知道一个信息或学会一样东西后,就无法理解别人竟然不知道或学不会。
如何破解这个“诅咒”呢?
①放慢脚步,做好沟通N遍的准备
机器都有个容错率,我们讲解沟通一次不成功,很正常啊!所以不要太心急嫌弃孩子、为难自己。
②留意倾听者的反应,确认“我说清楚了吗”
尽可能地把孩子当“小白”,讲解的时候不带概念术语、不带长难句,一切尽可能大白话。
如果孩子还是不明白,就问问自己:是否仍有哪些地方,我做了“我以为你知道”的预设。
③沟通有很多种方式
比如我给女儿讲“点、线、面、体”的时候,为了能让她更好地理解,就用了一个“串珠子”游戏,刚好这也是小女孩的爱好:
一颗珠子是一个点,串5颗珠子是一条线,5串珠子并排是一个面,5排这样的珠子叠放就成了一个立方体……
孩子喜欢有趣的事物,所以我们家长与其生气苦闷焦虑,不如把精力花在调动孩子积极性上。
④不要轻易贬低自己和孩子
我们知道了,很多误解和疑惑都是因为“知识的诅咒”,不是“笨”的原因。
有的孩子说一遍就懂,有的孩子需要说N遍。
我们自己也会遇到“对方觉得自己说清楚了,但我get不到”的时候,这与每个人曾经的生活、经历、认知都有关系,这些不同造成了每个个体间的信息差异。
我们能做的有效努力是:
尽力去靠近人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在学习中帮孩子拆解任务、搭台阶,不要提出超过孩子最近能力发展区的任务和要求。
另外,辅导作业其实并不是家长必须做的,如果因为辅导作业破坏了亲子关系,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不如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或者在孩子明确求助的时候再提供支持,做到有求必应,不求不应。
02
孩子沉迷手机更好的解决办法:与手机和解
很多家长为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感到苦恼,我也不例外。
即便相信爱与自由的力量,不强制干涉孩子玩手机,但孩子一碰手机还是紧张焦虑得不行。
因为在内心深处,我还是将电子产品视做洪水猛兽,企图让孩子“少玩、多学习”。
直到,我看到了《敢让孩子做自己》这本书中的一个真实案例……
一个孩子从小沉迷网游,父母一度抓狂,想了很多办法:
第一回合:约法三章,规定只能在周末才可以玩电脑,每次不能超过半个小时。
结果,坚持没多久就“缴械投降”了——孩子竟瞒着父母半夜起来玩电脑。
第二回合:转移注意力,安排许多课外活动,一起去做运动,一起去淘好玩的玩具……慢慢把孩子玩电脑的时间“驱赶”到周末去。
结果,这个方案也没坚持多久,不但孩子没有变得自觉,家长还累坏了。
这时候,家长开始思考:
“为什么我一直在纠结怎么控制孩子使用电脑的时间,而不想想,怎么让电脑成为我在育儿路上的好帮手?”
于是有了第三回合:寻求与电脑的“和解”。
比如有段时间孩子迷上了外星人,在网上搜各种外星人的图片,父母就下了一个做图软件,帮孩子找教程自学修图,鼓励孩子自己设计外星人,后来索性都不用父母帮忙了,孩子自己鼓捣得津津有味。
这之后,电脑对这一家人来说,不再仅仅是看动画片或玩游戏的工具,它还能帮孩子完成许多更有趣、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有了3D做图软件后,学习立体几何时自己画一下,很快就明白了,比起讲半天理论,可不止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渐渐地,孩子虽然还在玩电子游戏,但更多时候,他喜欢去发掘各种好玩的功能:P图、给国外朋友写信;
自己查询喜欢的玩具在哪个商店里有卖,还要货比三家;用电脑练习外语……
由于操作电脑经验丰富,小家伙还成了学校计算机课的“高手”,收获了同学们的崇拜。
与电脑从“硬碰硬”到最终“和解”,孩子收获了很多,家长的心态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你看,有时候“简单粗暴”不仅仅是言行举止,也有可能是思想上的——
我们不希望孩子沉迷电子产品,那么我们自己是否有片面地理解电子产品呢?
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好坏,既然电子设备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了,不如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堵不如疏,让孩子真正“玩”电子产品,而不是被电子产品“玩”。
03
拉近亲子关系最有效的办法:看见真实的孩子
有段时间,我家队友为了拉近和闺女的关系,没少下功夫——又是买小礼物送惊喜,又是天天各种“甜言蜜语”哄着,闺女干啥都要夸。
然而女儿好像都不是很买账的样子,顶多假笑敷衍一下。
队友一度陷入苦恼,哀嚎:“孩子大了,和老爸不亲了啊!”
我试着代入孩子的视角感受了一下,这些举动不仅讨好意味甚浓,甚至有点烦人:
“你不懂我就算了,我还得花时间考虑你的感受、回应你,真是麻烦。”
虽然有点扎心,但我还是不得不告诉队友句大实话:
“你这样并不是真的爱孩子,是为了满足自己做个好爸爸的愿望,让女儿配合你。”
不论任何年龄的娃,想要的并不是父母充满善意的敷衍,而是真实的自己被看见。
在沟通中怎样看见真实的孩子呢?一度我也为这个难题感到苦恼,直到我了解婴儿是如何确认自己存在感的——
比如婴儿对妈妈哭或笑,妈妈如果没有反应,婴儿就会崩溃,对TA来说,世界在崩塌,自己不复存在。
所以看见孩子的第一步,是要及时地回应孩子。
当然,回应的方式也有讲究,一般情况下,要规避这样2种:
①无关反应
比如孩子说:“妈妈,你看这个小狗真可爱!”
妈妈回应:“就知道玩,赶紧回家,你作业写了没?”
如果孩子在最初和父母的沟通中,经常得到无关反应,长大后TA就会感觉到跟别人沟通是一种很愚蠢的事情,于是变得冷漠,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岛。
②情感逆袭
孩子说:“妈妈,这个小狗好可爱啊!”
妈妈回应:“有什么可爱的,脏兮兮的,不许摸!”
类似这种反情感的话,会把孩子蓬勃的能量活生生地憋回去。
也许孩子当时没多大反应,但这种感觉会一直藏在TA心里,即便成年后,他也无法坦然接纳自己真实的感受。
那什么样的回应,能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被看见”呢?
重复和确认。
当孩子说:“妈妈,这个小狗好可爱啊!”
妈妈只需回应:“是的,我看到了,真的很可爱!”
不论什么情绪状态,重复孩子表达出来的情绪或者你感受到的情绪,去确认它,孩子就会觉得自己被看见了,彼此都会感到幸福和温暖。
04
教育,是一场自我修行
今天分享的这几个察觉成果,看上去好像互不相关,可仔细复盘后,就能发现,它们分别对应了教育中的“三感加分”,即:能力感、自主感、关爱感。
一个人的成就,离不开“三感”的推动。
当孩子遇到问题,我们总想要一个解决办法,这时候,是在结果上努力;
而彻底解决一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从因上努力。
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对自己保持觉察,觉察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正在破坏孩子的“三感”。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唐闻佳
转载:尹建莉父母学院、简单好家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