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上海交大创业者大会为教授与创业者以及投资人提供交流平台,章俊良教授和易培云教授的创业项目是交大的明星项目。抗码生物创始人陶生策教授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制图:李洁
上海交通大学7位手握高科技创业企业的教授,近日都有了自己的“导师”。原来,这些教授的创业企业正面临发展的关键期,学校为他们配备的“导师”几乎都是独角兽企业创始人或高科技领域投资人。
时下,硬科技创业风头正劲。为具有硬核科研成果的科学家配备创业“导师”,这是上海交大母基金推进中的“天工计划”。用首批接受辅导的7位教授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曹成喜的话来说,“从有科研灵感到获得研究成果,再到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研发、直至实际生产,科学家形成优秀创业团队固然不容易,但自身的短板也非常明显。硬核成果的创业链,确实需要有更多支持。”
上海交大为教授配创业“导师”,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高校教授创业中需要解决的一些共性问题,以及硬核科研成果创业的一些共性需求。
科学家硬科技创业,正站上创业投资C位
如果说上一个10年是商业模式创新的时代,那么现在则是科学家站上创业C位,是硬核科研成果创业的时代。对于这一点,上海交大母基金负责“天工计划”的顾冰感受尤其深。今年以来,他频频接到大学教授和校友的好消息,今年5月有15家交大企业获得融资,6月进入IPO流程的企业中有至少6家是交大企业,7月有10家交大系科创企业获得融资或者上市。
盘点最新上市的交大系科创企业,可以发现,这些企业核心成果和技术几乎都与学校强势专业和院系一一对应。顾冰说,校内还有一批教授正手握产业成果等待能够转化。目前,“天工计划”的第一批接受辅导的“学生”,都已经成立了创业公司,并且正面临创业发展的关键期。
上海交大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副院长陶生策教授就在此次接受辅导的第一批“学生”之中。2009年从国外回来后,他见证了生物医药领域越来越多国内科学家的创业企业从无到有,“可以说,在生物医药领域,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正逐渐缩小”。
去年,陶生策依托自己发明的高通量抗体识别表位解析技术为核心,成立了科创企业抗码生物。简言之,这项技术能快速发现抗体和抗原结合并起作用的表位,而表位正是生物医药企业进行新药筛选时的重要依据。一旦陶生策的技术得以推广,原本需要几十万元、三四个月才能完成的流程,成本可以降低到几百元,时间缩短为一至两周。
最担心科学家对技术理解很深,对产品理解肤浅
从学校跨入产业,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同为第一批学员的曹成喜是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首席科学家。曹成喜的科研成果离实际应用其实很近,可说是最“接地气”的,但他坦言,自己也曾在创业方面走过一些弯路。“大学的专家教授有研究领域的技术强项,但也有明显的短板,既不擅长经营管理,不了解法律风险、市场急需,更不了解投融资等,有时候甚至对学校的产业政策与导向都不太清楚。”
上海交大此次聘请的这些“导师”,作用就是帮助教授们在学术和产业两个世界中穿梭。学校为曹成喜匹配的“导师”,是已经成功上市的微创机器人董事长孙洪斌,因为他们的创业领域相对比较接近,而经历也有相似之处。
陶生策从清华大学读博士开始,就参与了导师的科研成果转化,对基于科研成果的创业并不陌生。但此番真正轮到自己创业时,他仍然发现,“学术圈和投资圈、产业圈之间,大家甚至连语言体系、底层逻辑都不一样”。
一想到创新性科研成果可能蕴含的市场前景,不少科学家总会因为找到改变世界的潜在可能而热血沸腾。陶生策说:“科学界同行在一起时,常常交流的是新的想法多酷,新的发现如何发在重量级期刊上。也正是因此,最新的科技进展往往诞生在大学的实验室中。”
但走出校园,即便陶生策对技术前景充满信心、言谈间激情四溢,但投资人总是需要他回答“多久能变现”“没有投资,你的公司能不能活过三年”这类问题。有不少投资人甚至直截了当地说:“最担心的就是科学家对技术理解很深,对产品的理解很肤浅。”
有业内人士披露,曾有某知名高校的学者,其主导的一项医药成果获得过数亿元投资,但是前期投资到位后,后面的产品却不了了之,因为科学家期待完成完整的技术路线再推动产品的市场化过程,但是投资的药企则希望能够尽快完成某一项功能后立刻上市,由于双方意见不一致,最终,合作不得不中止。
“实战”经验提供切实帮助,助力远大理想转换为市场需求
“大学教授多少是有一点理想的,如果没有理想,不会有投资人愿意投他的项目。但如果只有理想,市场不会只为理想买单。”已经成功创业的上海交大教授、思必驰联合创始人俞凯告诉记者,事实上,再好的技术在成功的创业企业中,起的作用不会超过七成。这是因为,好的技术不等于好的产品、好的企业。要将远大的理想转换为市场的需求,对选择走创业这条路的大学教授们来说,不仅其科研成果要接受市场的检验,不少教授还面临创业时谁来为他“操盘”的问题。
曾有一位在985高校从事生物医药研发的教授发现了一种罕见病的治疗靶点,这本是一个前景看好的创业项目,但几次三番都在投资人拍板前一刻“一拍两散”。原来,所有投资的附带条件都是科学家本人必须参与公司的运营。但这位身在大学的教授却始终感到,自己很难从科研中“分身”投入企业的运营。
在不久前的一次论坛上,一位知名投资人也谈到,从实验室成果到交付客户的产品,其中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对科学家而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克服困难、跨越无数鸿沟。但很多时候,科学家总抱着“如果不成功,我就回学校继续当教授”的心态创业。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遇到问题和挫折,“退路”较多的科学家创业者是否有足够韧劲去坚持呢?
上海交大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天工计划”中,不论是已经配备的“导师”还是储备的“导师”,他们几乎都有学术界的经历,不少人更拥有学术身份,他们的“实战”经验也许可以为渴望创业的科学家们提供一些借鉴、帮助。
俞凯也表示,科研的起点是问题。创业至今,他主要做的就是“从真实世界中挖掘科学问题,然后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继而解决问题,然后再有创新的科研成果——期望能够形成这样的一个正循环。”他直言,这虽然很难,却是必须要做的工作。
同样,正走在创业路上的曹成喜也表示,教授和创业者的本质区别在于评判的价值体系不同,前者以科学技术创新程度及其影响作为大学教授水平评审的主要依据,而后者是以企业对社会技术和财富贡献作主要衡量依据。形象地说,二者之间应该是水和鱼的关系,前者是水,后者是鱼,以及后续的鱼市。
作者:姜澎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