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这个西红柿有一股番茄味”……这些看似重复又无用的话,正在成为年轻人中流行的语言游戏。
用自己生活中熟悉的事物,通过各种修辞造“梗”,正成为年轻人在网络上表达自嘲、疏解尴尬情绪或营造氛围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重要的社交工具。
对中学和大学老师来说,在线上或线下教学场景中,能否读懂Z世代特有的“语言密码”,快速走进他们的传播场景,理解其所思所想,显得愈发重要——在师生沟通层面,老师的“玩梗”水平,似乎越来越关乎育人成效。同样,在亲子交流过程中,父母和孩子有没有话讲,语言的“网感”也成为一个重要因素。
Z世代认为,“只有懂我的‘梗’,才能懂我的心”。老师和家长又该如何透过他们的“语言面具”,读懂这代人的心声?
“梗”也许是一种社会方言
复旦附中语文教师王希明有一个发现:在中学生群体中,使用网络用语聊天的现象很普遍。一个网络新“梗”只需要一个学生知晓,就可以迅速在班级普及。这时,如果老师和学生交流频繁,聊天时能“活学活用”,则可以很快被学生纳入他们的“朋友圈”。
“即便是我自己的孩子,如果能用他们熟悉的语言交流,亲子沟通貌似也更容易。”王希明说,有一次,他和女儿聊天时随口用到了一句网络流行语,女儿立刻惊喜地看了看他,说“爸爸你进步了”。
在大学生中间,诸如“栓Q”“家人们我真的会谢”“真是坠了”等表达,也都像是召唤同伴的语言密码。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熊浩坦言,在网上“冲浪”,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梗”。比如,数学专业学生最爱玩“二倍角疑惑”;生物专业的学生心情不论好不好,都很容易“质壁分离”。熊浩说,正如在陌生环境里,操持着同一种语言的人自然会相互指认,在玩“梗”时,大家也都默认:懂我的“梗”,就是懂我的内心。如果老师和学生交流,对这些突然冒出来的“梗”不能会心一笑,或者没有及时接住,那么或许,就没有下一次交流了。
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徐默凡看来,所谓的玩“梗”,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方言现象。人们按照年龄、职业、兴趣爱好等因素分成了各种社群,而语言的使用方式也是不同社群的区分之一。“互联网上的不同的‘梗’,也是社会方言的一种,不同的人群往往由不同的‘方言’形成心理认同。”
“废话文学”其实不“废”?
“每当你浪费了人生中的60秒,你的生命就流逝了1分钟”“我上次这么无语的时候还是在上次”……从字面意思看,这些句子缺乏信息含量,这成为“废话文学”遭到诟病的原因,也让很多父母、老师同孩子交流时有一种语言“障碍”。
但聆听Z世代的心声,他们对“废话文学”则另有一番解读。“其实,‘废话文学’并不‘废’,它们有时是委婉‘怼’人,有时是正当敷衍,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是我们才懂的哲学。”一名在校大学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举例说,像“听君一席话,浪费十年书”这样的表达,正是以幽默方式传递出年轻一代的情感态度。
“很多网络流行语带有浓重的无厘头色彩,往往跳出逻辑规范,既情绪化又幽默。”熊浩也试图用Z世代的视角来解读“废话文学”:这或许也是年轻人给自己戴上的“语言面具”,借着流行语宣泄情绪、缓解内心压力。
还有人注意到,随着短视频的兴起,网络造“梗”的速度也在进一步加快。有专家指出,Z世代是追求网感的一代。这就能解释为何“野生文学”热度节节攀高,“家族成员”不断扩大。所以,对不少老师来说,加载学生心声或态度的“废话文学”,更有被聆听、被分析和认真对待的必要。
玩“梗”也需分场合,别丢了好好说话的能力
不过,当不少年轻人开始打着“社恐”旗号,将玩“梗”作为线上沟通的救命稻草时,也有学者提出:不合时宜、不分场合地玩“梗”、用“梗”,实则在透支我们的语言信用。
比如,有人就在网上发问:“难道不玩‘梗’,我们就没法好好说话了吗?”部分家长也开始担忧,对正处于语感培育期的青少年而言,过度使用会影响孩子们的语言学习吗?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王希明也有进一步的思考。“当家长和老师发现孩子热衷使用网络用语,不要急于否定,关键在于他们能否分清楚应用的场合。”他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见闻的丰富,学生对流行语的追逐也会趋于理性,“不要高估‘网络热梗’的生命周期,也不要低估学生在人际交流中的灵活性。”
但部分学者在接受采访时也给出善意提醒:一些无意义的网络用语的滥用,会导致思维活动的情绪化倾向。多位专家建议,青少年学生应当加强对经典的阅读,要学习和训练优美、准确的书面表达方式,培养“雅言”的语感。
作者:吴金娇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