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秀姐,我已顺利通过论文答辩,马上就要硕士毕业了,真的特别感谢这段时间您和老师们的帮助。” 这位毕业生口中的“秀秀姐”,正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辅导员李秀秀。
为了配合疫情防控,大学纷纷启动封闭管理。李秀秀进驻上外教学区公寓2号楼已有两个多月。期间,她化身 “大白”“搬运工”“配送员”“心灵按摩师”……在校园战“疫”一线,她把各个“工种”都体验了个遍,也收获了与学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李秀秀难忘3月12日那天:刚刚解除居家隔离观察的她来到上外松江校区,她要进驻的教学区公寓2号楼,住着400多名学生,但包括她在内,驻楼老师只有4人。简单说,平均一位老师要“包揽”100多位学生的日常大小事务。
“最紧张的时候,早上六点不到就要赶到宿舍分发早餐,晚上忙到十一二点也是常态。”李秀秀坦言,驻楼后,根据防疫形势的变化,工作任务和要求都会有所变化。不少工作乍听上去并不复杂,但十分琐碎,很考验人的耐心和毅力。还有的时候,楼里会有一些小意外发生。比如,有的学生做抗原测试时一不小心流鼻血了,有学生在线求职面试不顺心情郁闷……只要学生有需要,李秀秀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和学生们聊聊。
作为一名辅导员,李秀秀始终保持着和学生谈心的习惯。能面对面聊的,一定抽空当面谈谈,线下见不了的,也努力通过网络或电话定期沟通。正是在与学生的谈心中,她发现,在疫情期间,除了工作、实习、论文,学生们都有不同的“心事”,有不少学生告诉她:“宅在宿舍里,感到很孤独”。
倾听并化解学生的心事,便成了老师的心头大事!在特殊时期,交流更多地从线下转为了线上,再加上一栋楼里的学生往往来自不同学院、专业,如何促进大家的沟通,帮助学生们学会“消化”情绪?在2号楼驻楼老师的集体策划下,“云聚荟”诞生了,每期主题活动都紧扣学生的实际需求,包含线上学习、求职分享、生活交流等丰富内容。目前,“云聚荟”已举办10期,收获学子们的好评。
不仅如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学院团委书记,李秀秀还将党团活动等有机融入校园的疫情防控工作,通过组织开展“传递榜样力量 同心战疫有我”支部共建活动,让不少学生在交流中整理心情、凝聚力量。“通过举办云上活动,学生们对防疫政策有更多的了解和理解,彼此之间也多了一些善意帮助。”在后续和学生们的谈心中,李秀秀发现,不少学生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有盼头,有放下,有自律,有念想,大家更团结了!”
其实,在驻楼前期,李秀秀的左手旧伤复发,一旦承重便疼痛不已。为了尽可能多地投入校园战“疫”之中,她默默贴上膏药,不喊一声疼。令她感动的是,这些细节被很多同事和学生默默记在心里。
有一次,学校接收了一批爱心水果。为了让水果尽快送到学生手中,一场接力在校园上演。披着星光,驻楼老师和学生志愿者齐心协力完成了整栋楼400余份物资的配送。当晚,为了照顾李秀秀的伤势,好几位老师和同学主动请缨前来帮忙搬运,还细心地清点了数目,尽全力帮忙她减少工作量。配送结束后,所有人累得直不起腰来。事后,有学生给她送来了自制的水果捞,还有女生贴心地送来洗换的衣服。
“我驻楼的时候只带了几件贴身衣物,没想到楼里的女生这么细心。”李秀秀感慨地说,一群人,一条心,一起抗疫——这也是一场信念和爱的双向奔赴。
作者:吴金娇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受访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