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封控期间,高校师生只需在手机上轻点,就能快捷完成核酸检测预约、抗原检测自助服务、教师志愿者送餐、片区通行等需求。在上海大学,这个“健康之路”校园信息化平台再度升级。平台已与市大数据中心实时对接,快速精准定位风险人员和风险区域,并实时提供行动轨迹,大大加快了流调和风险排查的速度和准确度,高效快捷的为学校织密防疫网、 筑牢防疫墙。
从2020年的1.0版到如今的3.0版,自主研发“健康之路”的上海大学“青年教师突击队”,不断优化升级信息服务平台,助力疫情防控、保障师生健康。
从“每日一报”到“网格化”智能管理
让5万名在校人员“一人一档”的数据“奔跑”得更快,使校园疫情防控更高效、更科学。
只要扫描二维码或打开网址,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登录后,师生在“健康之路”平台就可以完善更新“基本信息”、填写“每日一报”,包括含本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居住状况、返沪信息,完成校园网上点名,非常便捷。
最新升级的3.0版本还新增“ 核酸检测预约模块 ”“ 进校离校申请模块 ”“ 片区通行模块 ”“ 健康E档案动态采集模块 ”“抗原检测自助服务”“教师志愿者送餐模块”“ 重点人员预警模块 ”“ 重点区域管理模块 ”“网格信息化管理模块”等。
3.0版“健康之路”综合运用场所码、进出蓝码、片区通行码、核酸检测码等,在疫情防控一线,为师生有序进行核酸检测、进校离校、片区通行等提供了有力保障,每个人都有网格、联络人、“上大码”,并完成“每日一报”,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防疫信息统计效率。
在管理系统后台,上大信息办副主任朱文浩教授带领青年教师宋阳、杨陆野等,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可生成师生全国分布热力图、实时在沪师生趋势图、在校师生趋势图、上大开学资源需求图等。
校园精准防控“一个都不能少”,自主研发的成果已共享十余所高校
“健康之路”1.0版的自主开发,只用了48小时。2020年疫情爆发期间,上海大学信息办软件开发中心主任高喆,带领技术开发团队和计算机学院博士生团队推出“健康之路”,助力校园精准防控“一个都不能少”。在2022年疫情防控中,上海大学信息办、计算机学院再一次联合成立青年教师与在校博士生突击队,快速迭代出“健康之路”3.0版本。
“健康之路”平台在疫情监测、排查、预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还为全国十几所院校提供了源代码。在线上,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方迪恺带领博士生和硕士生团队帮助其他高校共享使用。
“健康之路”平台不仅能每天收集师生健康状况、所在位置等信息,并通过大数据作出分析和研判,还集纳了网上协作、预约系统、视频会议等功能,为师生们提供在线分组学习和科研讨论等便捷服务。经过扩容,可达到同时在线用户数3000多人,并为网上在线学习、直播、研讨、科研协作提供7×24小时预约服务。师生足不出户,就可通过手机、电脑等接入视频会议,在网上“面对面”交流。
作者:储舒婷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姜澎
图片来源:上海大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