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与母校共克时艰。今天(4月7日)中午,西安复旦大学校友会捐赠的3万斤共计1091箱苹果抵达复旦校园。当3万斤苹果正在有秩序地卸货、分发时,1996级基础医学院博士校友王国强也捐赠100万元,设立硕世生物关爱基金,用于慰问在校外住宿的研究生。
疫情当前,每一个复旦校友都与母校师生,都与曾经生活过的城市风雨同舟。他们说:“这是应该做的事,也是愿意做的事”。
“做核酸回来领了两个苹果,觉得今天太美好了。”2019级中国语言文学系本科生蒋畅语,自学校采取严格封控管理措施后,她每次去食堂都会问阿姨“今天有没有水果?”但每次的回答都是没有。没想到今天做完核酸检测回到宿舍,就收到了两个苹果。
随着校园采取严格封控管理措施,复旦大学严格校门管理,严格快递物流,严禁外卖。为最大程度避免人员交叉,校内又实行“足不出楼”的管理措施。由于封控管理,陆续有同学通过“旦问无妨”反映没来得及囤够储备,希望学校能够提供一些基础物资。
得知师生需求后,学校迅速响应,多方联系,最终通过对外联络发展处与校友会积极筹措,经1978级经济系校友、复旦大学校友会副会长、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赵定理联系后,2004级经济学院博士校友、西安校友会副会长、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蒲小川倡议向母校捐赠3万斤“延安苹果”。
“经与母校联系,西安校友将捐赠3万斤洛川苹果,支持在校学弟学妹。”3月31日上午,在复旦大学西安校友微信群里,1986级管理学院校友、西安校友会副会长石德忠发起捐赠号召。不到一个半小时,就收到9000余元捐款。当天下午1点半,捐款额超过2万元。4月1日上午10点,捐款超过4万,至下午捐赠活动结束,共收到77位校友捐款52000元。随后,蒲小川又捐赠12万元,补足剩余资金,并承接起联络采购与物流渠道的任务。
原计划仅募捐一天,但校友们捐赠热情不减,群里不时有人询问是否还可以捐款,活动最后持续了两天。
制定需求清单时,在陕西工作十年的蒲小川首先想到的就是苹果。“延安最有代表性就是苹果,也是最好的产业之一。中国每9个苹果中,就有2个出自这里。苹果还有平安的意思,愿复旦师生都能平平安安。”与学校对接后,原计划感觉2万斤苹果就能满足学校所需,蒲小川还是决定一次性采买3万斤。“希望师生和在抗疫一线奋战的员工、医护人员尽可能多分到一些,补充维生素。”
货源和资金都已到位,运输司机却成了难题。“运输到上海,面临着回来后被隔离十四天的问题,我们也积极协调,保障司机回延安后因隔离可能产生的损失,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蒲小川说。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西安校友会寻找到了承接物流的车辆和司机。
上海浦西地区自4月1日起封控,外地进沪物流多有不便。复旦大学办公室和外联处也积极帮助这批捐赠物资办理入沪通行证。就这样,4月5日下午,从采摘地直接出发,1500公里,3万斤,1091箱延安苹果,两位司机日夜兼程,驶向上海。
学校办逐项核对、更新完善全流程方案,外联处实时跟进对接,保卫处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审批送货车辆进入校区。在消杀和静置规范后,各部门组织的志愿者穿好防护服、佩戴好口罩、面罩、手套完成搬运工作,并将苹果分发到每位同学手中。
今天作为分发苹果的“大白”,2019级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杨娟,写下这一段话“穿一身防护服、拉一辆小推车,然后和大白们在阳光和树荫下穿梭,逐次分发至各楼宇,耳旁只有推车的轮子滚过的声音。手套里积聚的是汗水,但想到同学们将会收到这些甘甜清脆的延安苹果,我的心里也沉甸甸的!感谢战疫前线的每一位工作者,你们辛苦了!感谢各方浓情的支持,上海加油!”
在朋友圈、微信群里,也陆续有同学晒出收到的苹果。 “这是封楼期间的第一份水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爱,觉得自己被学校照顾得很好,幸福着也感恩着。”
记者了解到,西安校友会在进行3万斤苹果募捐的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募捐活动。2013届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校友侯雨茜所在企业捐赠价值15万元医用防护眼镜;1982级核科学与技术系校友赵炜捐赠28.8万只一次性防护口罩,也向上海奔赴而来。
作者:吴金娇 通讯员赵天润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姜澎
图片:复旦大学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