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上海所有高校均处于封闭或准封闭管理。沪上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及互助平台等迎来了一波“咨询热”,接到的同学求助较平日有所增多。
开展线上教学以来,很多大学生长时间囿于寝室一方小天地,产生了较大的心理波动,被负面情绪所困扰。春光烂漫本来最宜出行游玩,很多年轻的心“蠢蠢欲动”,但由于防控需要,青年学生们过着“足不出校”的“隔离”生活……
还有学生发现,一些平日累积的小问题也随着“封闭”时间的延长而被放大,比如,与室友摩擦变多,性格内向的同学感到无人倾诉、对未来有些担心。
上海建桥学院心理中心团队梳理了一些近期普遍的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并予以解答。
1、疫情怎么持续了那么久,内心很烦躁怎么办?
最近学校实施了准封闭的管理措施,让同学们闷在学校里,确实会有各种情绪。
时间回溯到2020年初,当时的调查数据显示,老百姓中最凸显的情绪是什么呢?是恐慌。在调查的大数据样本中,恐慌占比79.3%,也就是说,如果你出现恐慌情绪,其实是正常的,这叫情绪的正常化。那么到今天,疫情虽然过去持续了两年多了,但是一直没有平复,中间不断地在反复。现在,如果再做一个调查,情绪方面人们最凸显的可能就是烦躁,郁闷。所以如果同学们有这个情绪,你跟身边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反应?如果是的话,这证明了你和正常人差不多。
情绪是一个人在遭遇应激之后的正常现象,所以,情绪不是坏东西。当我们觉察到它们的时候,内心的承受力可能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这个时候就要注意对自我的关照。我们得跟情绪待在一起,不要去排斥他。
2、被封控在学校里,特别想家怎么办?
家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温暖的词汇,家可以为我们提供关心,为我们提供支持,这对于身处疫情当中的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很多同学会想家,这也是一个正常合理的反应。问题在于,想家却又不能回家,身处在这种矛盾当中,又该如何处置?
首先,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维持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在通信条件发达的今天,想要随时联络家人,表达想家的思念,十分容易。合理的表达情绪,传递自己对家人的担心和记挂,这是一个重要的提醒。要让我们的思念以一种有节制的方式进行,它也不停地给我们一种自我暗示——在这样一种“封闭”的压力下,我们也能行。
第二,自己做一个有目标的安排。不仅能够让我们对于生活有掌控感,而且通过尝试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事,通过合理的时间阶段安排,最终能够让我们在其间体会到成就感和胜任力。这不仅能够填补空虚的生活,并且能一再证明我们的能力。
第三,在家庭的支持下学会独立。在家庭的支持下,我们会学会并最终形成与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模式,这被称为分离与个体化。而当前的形势恰恰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能够在这样的一种生活当中证明自己。最终,在潜移默化当中形成一个更成熟、更独立的自己。
3、最近压力特别大,睡不好,感觉要完蛋了怎么办?
具体来说,是入睡困难呢?还是中间不断地醒呢?还是早晨又早醒了?一周中这样的情况出现几次?持续到现在有多久?就这些问题,都需要细细的了解一下。所以,也别轻易的给自己扣上一个“我有睡眠障碍”“我的睡眠芭比Q”的帽子。
事实上,人的睡眠非常的敏感。当遭遇应激或压力时,身体可能是最敏感的,比如出现睡眠状况改变。当一个人处于比较焦虑的状态,常常出现的睡眠困难比如在床上辗转难眠,数十分钟都睡不着,一周这样的情况起码四次甚至以上;有的人从清醒难以进入深度的睡眠状态,比如早晨很早就醒了,四五点钟,甚至三四点钟,醒了以后难以再入睡了,而且情绪无比的低落。前者一般和焦虑情绪相关,而后者常常跟抑郁相关。
可能有同学说,老师糟糕了,我前面也有,后面也有,那我是不是又焦虑又抑郁呢?
实际在一个人身上,焦虑和抑郁常常关联在一起,所以也不用恐慌。
如果还没有达到障碍的程度,想要调整的话,就记住两句话:
1.如果你活在将来,是一定会焦虑。老在想未来会怎么样,那么很难摆脱焦虑情绪。
2.如果你一直活在过去,想到自己过去种种的不幸,还有很多积累的问题难以自拔,那么一定是抑郁的。所以,我们需要的就是过好每一天,活在当下。
4、虽然我很内向,但有时也很想找人聊聊,可是不知道可以找谁。还担心,人家是不是乐意听我说,会不会烦我呀?
其实我们作为人,都会有想要跟他人建立情感联结,进行情感交流的需要,这是人基本的需求。这让我们体会到归属感、安全感,免受孤独感的折磨。与人连接的渴望,跟一个人内向和外向没有必然关联。
内向和外向只是对不同性格特点的描述,没有好坏之分。如果内向的你,可以探索内向的力量,找到内向者的优势,把他们发挥出来,一样可以活得精彩。外向的你,看到身边内向者身上的与自己不同的特质,鼓励它,让它更茁壮。
向谁倾诉,这确实是个问题。倾诉欲望出现,环顾四周,你会看谁?当你发现很难找到这样的人时,说明你已经在觉察自己的人际关系了,这就是变化的开始。
接下来,试着发展几个好朋友成为密友。当你对她说,“我想跟你聊聊,你有时间吗?”,你们的友谊就有了新的可能性。也可以向你的家长、长辈请教,他们是怎么与人打交道的。再看看那些人缘儿挺好的人,他们怎么跟别人交往,他们见到人的时候,是什么样的面部表情?怎么打招呼?怎么把话题继续?你还可以问问他们,“你这么做、这么说,是基于对这个人什么样的考虑吗?”
相信当你慢慢接受自己的内向,慢慢看到自己内向的力量,尝试着与他人建立联结,就能够在与人交往时更加松弛,与人倾诉就不再是难事。
5、在宿舍的小天地里,和室友的摩擦再所难免,该怎么处理?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关于寝室人际冲突和矛盾的笑话,比如一个寝室有四个人,结果四个人建了四个微信群。还有一些同学会因为琐碎的小事而彼此争执不休,这极大的影响对大学生活的体验。在当下,随着在寝室的生活被逐渐延长,一些平时不太那么起眼的矛盾,可能会由此而放大,所以此时需要改变一些同学对于自身身边发生的人际关系和寝室矛盾的处理态度。
首先,是妥协。寝室不是一个人的私密空间,而是四个人的集体生活空间。那么既然是集体生活,就必然要涉及到彼此的交集,有些交集可能是相互帮助,还有一些交集可能就是彼此冒犯。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更多的把其他人的想法和需求纳入到自己的一个考量当中,而不是单向的以自我为中心。
第二,是真诚的沟通。沟通是减少误会,增加共同话题的一个有效的方式。沟通会把矛盾摆在台面上来,此时如果能加以妥协,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把对方的需求纳入到自我当中,可能就能使得矛盾得到缓解。
第三,改变对于他人的定位和预期。常言道,你如何看待人和事,对方就会如何看待或者对待你。如果你把室友当做朋友,那朋友不会拒绝你的友谊;而如果你把室友当成敌人,那敌人也一定不会给你好脸色。
最近总听到一句话叫“青春才几年,疫情就三年”。其实人生正是这样,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变数才是常态。因此,我们才应该更重视眼前的人和当下的事,要重视人际关系,去拥抱友谊。
6、移师网络上,始终难以安心学习怎么办?
学习阵地移师网络平台,对每个同学来说,是一个刺激。这个刺激产生的情绪感受,对每个人来说是不同的,原因是每个人的认知不同。我们的情绪与认知有关,积极、正面的认知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消极、负面的认知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如果你感觉在网络学习很难安心,需要注意,你对网络学习的态度是不是抵触?如果是,那么为什么抵触?如果你对网络学习的态度不改变,情绪感受就不会改变。
如果你担心网络学习的效果不如在教室学习效果好,那也需要改变自己的认知。确实,对有些同学来说,网络学习的效果可能不如教室面授效果好,但是,网络学习是未来学习方式中很重要的一种方式,我们需要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因为它的成本低廉,学习方便。
只有找到网络学习难以安心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网络学习的效果。你还可以预约心理咨询,真正找到不安心的原因,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7、面对各种不确定,对未来很担忧该怎么办?
疫情的再次反复,大大增加了未来的不确定性。
首先,接受不确定性的必然性。与其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抑制不确定性,不如接受和适应这种不确定性。
其次,增加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用计划代替期待。任何形式的幻想看上去都会带来内伤,不如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我们真正可能做到的事情,试着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当我们把对未来的期待转化为一个个具体可行的计划时,未来就看上去不再那么虚空梦幻,而像是接地气的待办清单。
二是为可能性做好准备。不确定的威胁性可能在于,未知让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变得不可控。我们无法预测明天的天气如何,路况如何,或者自己的公司会不会突然破产让自己一夜间变成无业游民。但是,人类思想的前瞻性或许可以帮我们提前做出准备,有个plan B至少可以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
三是关注你能够控制的部分。我们常常会忽略我们可控的部分,盲目夸大不可控部分对我们的威胁。其实在一个面试里,我们可以决定准备什么样的简历,穿什么样的衣服,以什么样的开场白介绍自己,唯一不可控的,也许就只有面试官问一些奇葩问题让自己当场手足无措。不过这唯一的问题说到底也没有那么恐怖,我们可以选择保持微笑和冷静,可以选择尽人事听天命。
最后,分享一句话“在这世上唯一确定的东西就是不确定。学会在不安全中生存,是获得安全的唯一途径”。
8、想要放松些该如何做?
先简单介绍几种舒缓情绪、放松心情的办法。
第一种是“着陆技术”。当你感到被焦虑紧张包围,试着触摸身边的物品,它摸起来是什么手感?它是什么材质?软硬程度如何?观察它是什么颜色?上面有什么图案?或者翻开身边的一本书,读出上面的文字。还可以观察你所在的环境,数一数房间里哪有几种颜色?桌上哪几种物品?分辨一下现在听到的几种声音。这样做,能让你的注意力从情绪中转移到外面的世界。
第二种是“蝴蝶拍”。当你感到不安和害怕,可以双手交叠在胸前,轻轻抱住肩膀,想着最近一段美好的回忆,在那种美好的感觉中,左右手轮流轻拍手臂,慢慢地,4到6次为一组,停下来,深吸一口气,如果好的感受不断增加,可以继续下一组。
最后,邀请你的担心和紧张情绪“聊聊天”。了解一下它们出现你在身边,是想提醒你这个主人什么呢?希望你从它身上学到些什么呀?会希望你如何照顾自己呢?趁着春天,用心去感受生活。
9、既要学着适应线上上课,又要忙着排队测核酸、健康打卡,接收辅导员的通知等,事情太繁忙,身体吃不消怎么办?
本来紧张、快节奏的大学生活课程安排满满的,再加上疫情防控工作,让人感觉不仅忙碌,而且繁乱。在繁忙之中,人就处于应激状态,容易紧张、焦虑,从而带来失眠、早醒等睡眠问题,也容易导致体力不济,身体疲乏。
首先处于应激状态中,感到紧张、焦虑是正常的。值得注意的是,应激状态的时间是短暂的,多则五、六天,少则二、三天,就会回复到正常的心境状态。对自己的身体要有信心,我们的身体有弹性和调节能力,也是适应环境的,这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
其次,如果你因为焦虑失眠,导致体力不济、身体疲乏,那么你需要觉察焦虑的原因:是什么导致焦虑?找到原因就可以相应处理和缓解焦虑情绪。比如,因为担心疫情的传染,担心网络学习的效果不好,抑或是,疫情激活了你过去的创伤体验?可以先自我调节,随着睡眠好转,体力就会恢复。同时,疫情期间,不要忘记锻炼身体,适度的运动是必须的,久坐会影响健康,影响体力也影响情绪。如果一直无法调节,请预约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咨询。
10、本来我的心理就不强大,疫情来了雪上加霜怎么办?
如果有这种感觉,你需要觉察自己内心不坚强的原因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疫情的再次来袭,是不是像扳机点一样,激活了过去的创伤体验?
如果你内心不够坚强,是因为成长经历造成的,导致你的自我功能不够强大,防御机制不够灵活,无法适应环境。那么,你需要通过学习、实践甚至是咨询,增强自我的功能,让自己的防御机制更加灵活,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
如果疫情再次来袭,像扳机点一样,激活你过去创伤的体验,让你感觉雪上加霜,那么,你需要通过心理咨询,处理过去的创伤,让你的心理不断成长。疫情期间,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是正常进行的,只不过通过网络进行咨询。无论你是哪种情况,你都可以寻求心理帮助,记住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电话,大门一直敞开。
作者:储舒婷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来源:文汇报资料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