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晨到深夜,他们足下发力狂奔,身上浸透汗水,睡眠严重不足,在不同岗位生动演绎校园的抗疫故事。因为他们有同一个目标——冲锋抗疫一线,筑牢防疫长城。
70余人医护团队进驻
不仅是医疗资源,更是精神力量
从3月15日以来,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连续开展核酸采样检测,完成一次核酸采集最少需要七个小时。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热心提供专业支援,每日派出一支70余人的医护团队进校开展核酸采集服务。从着手准备到全部结束,核酸采集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互相配合。
带队组长之一费海平副护士长接受采访时说:“校方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许多老师担任志愿者在现场做好外围引导和秩序维持。学生也非常友好,能够直接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活力。”
▲今天核酸检测前,费海平(右)
▲第一人民医院医护准备一天的核酸检测工作
华政党委书记郭为禄表示,对华政而言,这种支持不仅是医疗资源,更是一种精神力量。作为大学生的同龄人,各位医护人员使命必达,坚守一线,守护学生健康,保障学生安全,用实际行动诠释敬佑生命的医者精神,他代表全校师生感谢医护人员的大力支持和辛苦付出。
“我报名进入隔离点!”
90后教师和退伍大学生配合默契
夜深了,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90后沈天宇老师才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他和12位退伍兵同学组成的隔离楼层送餐志愿者队伍,每日三次上上下下地爬楼、搬运,数百次躬身将每一份饭放在对应的寝室门口。
通过高效统筹,他们配合默契:20分钟内,所有队员按标准流程穿戴好防护服,开始工作、攻坚克难;15分钟内,将一栋宿舍楼的饭菜全部配送完毕。
所在楼栋的天井花园里,他与退伍兵同学互相信任、彼此鼓励。他坦言,在每一次工作中,身边的很多志愿者老师都令他感动,并受益匪浅。沈天宇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华政人的担当与责任,这也深深地激励着他。
“我必须加入这场战斗!”
军旅生涯启发高效调配物资的灵感
如何安全地实现隔离点物资的高效调配是一项难题,曾担任部队营长的退伍兵、党委组织部老师刘宗峰思考着这个问题,凌晨的隔离区寂静无声,军旅的经历给了他一些启发。
刘宗峰提出这样的构想:首先,尽可能减少人员流通与接触,防止交叉感染;其次,善用“楼长—层长制度”,在楼内利用推车提高配送效率、利用微信群及时沟通进度;最后在后勤人员部署采取“团体赛”策略,线上线下齐开工,最大化提高效率。
经过几天磨合以及隔离区每个人的齐心协力、共同配合,已经实现了隔离点物资的高效、有序调配。"度过前几天的手忙脚乱和焦虑恐慌后,我们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有序和安全,楼内外也逐渐恢复到了封楼前活泼有爱的氛围",刘宗峰笑着说。
“我有些害怕,
但是我必须做好校园清洁工作!”
在华政园抗击疫情阻击战中,有人毫不犹豫冲锋抗疫一线,也有人为一线保驾护航。核酸检测场地、宿舍区、教学楼以及校园内每一处的垃圾桶,就是他们的“清洁战场”。穿上保洁工作服、戴上手套与口罩,保洁工作人员开启了一天长达15小时的工作。
早晨5时许,很多学生还沉浸在梦乡,保洁工作人员早已穿戴完毕,拿起清洁工具,奔向工作地点。田师傅是校内保洁的负责人,负责消杀工作。他讲道,“我们每天要清理生活垃圾与医用废弃物,每天约30吨。我们保洁人员每天工作约15小时,有的岗位甚至还要超出15个小时……”
气温渐升,每一栋宿舍的生活垃圾也逐渐增多,搬运、分类、装车都变得更加困难,户外保洁压力也随之增加。但校园每一个角落依然干净整洁,这是他们的坚守,这是他们的付出。老师与同学们急需的物品,有时也仰赖他们及时配送。
他们是校园里的环保英雄,也是家中的父亲、母亲或孩子。“疫情结束后想回家看看父母和孩子。”这是田师傅现在心中最大的愿望。“全校人一起努力,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期待解封!”田师傅坚定地说。
“今天天气晴朗,想和你聊聊”
网络电台为你读诗,温柔以待
“想对大家说——所谓空间,从来都有两种,一种是身处的环境空间,一种是心灵的内在空间。贤者身处茅屋而知天下,君子居洞穴而获自由。”华东政法大学的网络电台响起了文伯书院杜素娟老师温柔的声音。“闻声如见面”,这两天,网络电台“今天天气晴朗,想和你聊聊”栏目邀请各位名师,在云端接力为华政人带来温暖与慰籍。
外语学院的徐浩、林大江、李超三位老师云合作,朗诵了一首《不要温柔地进入良夜(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这是一首充满力量的诗歌,深夜录完已毫无睡意。
“我们三人同事一场,这次才算是真正‘同了事’,那共谋、共商、共赴、共举,昭示着最鲜活的生命意义,我们为这样的鲜活难以入眠”,三位老师对大家说着心里话,“共同的事业造就共同的心灵,共同的心灵彼此温暖,彼此激励。这样我们就再无畏惧,可以向着黑暗、向着混沌、向着黎明、向着希望前行。”
作者:储舒婷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