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基础教育重点工作。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会上提到,2022年将深化考试评价改革,加快推进中考省级统一命题,切实提高命题质量,确保依标命题、难易适度、教考衔接。
吕玉刚介绍,按照中央提出的“双减”工作目标任务,2022年,要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继续把落实“双减”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巩固提高学校“双减”工作水平。
一是提高作业设计水平。在“压总量、控时间”的基础上,注重“调结构、提质量”。推动各地各校通过加强作业设计研究、完善作业设计指南、开展优质作业展示交流、举办作业设计大赛等,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水平,提高作业针对性有效性。
二是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在“全覆盖、广参与”的基础上,注重“上水平、强保障”。推动各地各校挖掘校内潜力,统筹利用科普、文化、体育等方面社会资源,进一步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有效性。督促尚未落实课后服务经费的地方逐县逐校落实到位,切实保护好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积极性。
三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召开全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会议,充分发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指委指导作用,推动各省制订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强化教师备课和校本教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深入推广应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认真遴选“基础教育精品课”,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课堂教学。
四是提高均衡发展水平。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大力推进优质均衡发展。出台构建优质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意见,召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工作;研究制订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聚焦关键领域,2022年要重点实现“四个突破”。
一是在加强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上突破。研制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着力提高思政课教师专职化专业化水平。在广大中小学生中深入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二是在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上突破。研制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切实履行相应职责,有效形成育人合力,为落实“双减”、提高育人水平营造良好氛围。
三是在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上突破。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整合建设基础教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提升基础教育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进一步升级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大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强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应用。
四是在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上突破。认真总结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成果,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推动各地各校建立劳动教育清单制度,促进劳动教育常态化有效开展;深化考试评价改革,加快推进中考省级统一命题,切实提高命题质量,确保依标命题、难易适度、教考衔接;推动落实幼儿园、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质量评价指南,切实发挥质量评价导向作用。
作者:吴金娇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教育部官网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