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本市高中阶段学校采用新的招生录取办法的第一年,为做好相关工作,市教委近日公布《关于2022年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若干意见》(简称《中招若干意见》)、《关于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学校综合考查的指导意见(试行)》(简称《综合考查指导意见》)。
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比例扩大,各类初中的学生都有机会进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对于全面发展的学生,无须纠结于单一的分数,通过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也有机会进入心仪的学校;学生还可以通过自主招生和统招批次被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录取;志愿填报和自主招生改在考后进行,让学生们安心备考……相关文件释放出诸多政策利好。
对于两份文件,上海诸多教育界专家进行详细解读。
伴随着《关于2022年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学校综合考查的指导意见(试行)》的出台,全社会关注的2022届毕业生中招政策已经明朗。其核心要义是促进初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引导育人方式的变革,更加关注教育的公平与公正。其导引指向是通过办好每一所初中,让教育回归本原,让家长回归理性,重构教育生态。
首先,在制度层面有效防止“区域掉队”“学校掉队”。
中招改革方案,最大的变化在于大幅减少了原本被初中名校“垄断”的高中名校的自主招生名额。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将一定比例的名额分配到区和学校,从而让每一所不选择生源的初中都享有分配的名额。
浦东,原来一直有学生规模大、竞争激烈的说法。新政之下,浦东每一所初中都能获得由7所新区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分别给出的至少1个到校名额,再加上委属和外区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给出的名额,将大幅度增加浦东学子升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机会。对于浦东学子而言这无疑是个重大利好,有利于缩小校际差异,有利于提振家门口普通学校的办学信心,有利于向优质均衡方向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
其次,从源头上引导家长更关注身边学校及其发展。
伴随着进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机会愈加均等,将会带来学生的不择校、学生群体结构的优化等一系列变化,家门口的好学校将会进一步呈现向好趋势,更加坚定家长选择就近入学的信心。上学路更近、睡眠有保障、升学机会扩大,又有利于孩子长个子增智慧,从而有效缓解择校焦虑。
加上初中强校工程、“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提质等政策叠加,在推进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每一所学校都将会获得越来越好的积极变化,获得更大的进步和成长空间。
同时,如果名额分配到校后,学生未能达到相关高中的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就会白白浪费这个宝贵的机会。这必将倒逼每一所初中学校更加重视教育质量提升,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改善课堂教学绩效。因此,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具有现实意义。
再次,要求初中学校和家长必须更加注重育人。
新政重视每一门科目的教与学,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教全学全用,已经没有了传统思维和认知上的主副课之别。教学管理从学科教学、学科教育,正式转向课程育人。综合评价改革包括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修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四个领域的评价,更加注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双减”、《家庭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政策和法律的出台,更是引导家长们更加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五育并举。为国育人、为党育才,已成为各校的使命所在,同样应该成为家长们的共同关切。孩子的成长不争第一,只争唯一。不为眼前分数所困扰,着眼于未来发展,着手于当下的准备,不仅仅为其四年初中生活,更为其未来四十年着想,为其成长奠定基础,无疑是更理性、更明智的策略选择。
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对初中学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义务教育阶段不应出现过度紧张与过度竞争现象,家长要学会两个喝茶动作——“拿得起、放得下”,更重要的在于读懂孩子,理解教育,在这场马拉松比赛中“把握节奏、调适状态”,才能争创佳绩、超越自我。
作者:金卫东(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