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晚,复旦大学相辉堂座无虚席,一部取材自真实历史的学生原创校史展演剧《追梦百年》在这里上演。
新时代的大学生们,生动演绎了三个不同时代的复旦青年学子以身报国的感人故事,很多首次被挖掘的、最真实的细节直抵人心。全剧分为三个板块,分别描绘了陈望道的学生、早期共产党员王朴烈士;吴征铠、李郁芬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组成的科研攻关队伍“58中队”;以及当代大学生村官追求理想的故事。
舞台光影交叠中,多重时空里同时上演着“革命、建设、传承”三大主题。
王朴烈士1944年进入复旦大学新闻系学习,成为陈望道的学生,并于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之后,王朴原是一名富家少爷,为了筹集地下党活动经费,他放弃出国留学,还劝说母亲变卖家产,筹集黄金近2000两资助革命。后来,他被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在狱中听闻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王朴还带领同志们缝制国旗,最终英勇就义、壮烈牺牲。
建国初期,复旦师生积极支援国家建设,组建了科研攻关队伍“58中队”。他们隐姓埋名20余年,开展分离同位素研究,为研制原子弹提供技术支持。
最近这些年,青年学子响应国家号召,投身脱贫攻坚第一线,担任扶贫第一书记,带领当地村民脱贫奔小康。
当晚,精彩的演出赢得了台下青年大学生们热烈的掌声,谢幕环节还隐藏了一个惊喜的“彩蛋”。原来,剧中人物的原型也来到了现场,“58中队”的党支部书记薛履端、“58中队”骨干李郁芬之子张左之,复旦大学赴云南挂职干部代表、选调生代表等。
原创话剧展演百年党史中的片段,深深激发了激发青年师生的情感共鸣和思想认同。
令复旦大学学生王御天印象最深的是“58中队”,“原子弹成功爆炸背后,凝结着无数爱国志士的心血和汗水。他们不仅要攻克科技领域中的种种难关,还要克服吃不饱、穿不暖、远离亲人的现实问题。他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勇于攀登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年轻一代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队员陆婷婷告诉记者,为了尽可能还原历史史实,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青年学生演员们格外用心地研读历史、与原型人物深入交流,努力塑造出讲好追梦故事的榜样们。
作者:储舒婷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姜澎
图片来源:储舒婷摄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