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利剑”作用,近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2021年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方案》(以下简称《方案》)。2021年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如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加强“五项管理”、“双减”、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等,均已纳入评价重点。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从2020年实地督查情况看,6个省份主要存在7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党建思政工作有明显薄弱环节。主要是党建政策措施出台不及时、不规范,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依然薄弱,高校思政教师、辅导员队伍建设有较大差距。
二是教育经费法定增长未完全实现。主要是“两个只增不减”未完全落实,学校(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未执行到位。
三是教师队伍建设有短板。主要是师资配备不足,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教师工资待遇落实有差距。
四是学前教育问题相对突出。主要是小区配套园和无证园治理不彻底,部分区县学前教育“三率”(即普及率、普惠率和公办率)仍偏低。
五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存在短板。主要是义务教育学校城镇挤、乡村弱问题依然严重,部分地方普通高中大班额问题突出,高中阶段“职普比例大体相当”难落实。
六是部分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未有效缓解。主要是校外培训机构办学不规范顽疾尚未得到根治,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问题突出,校园安全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环节。
七是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落实进度迟缓。主要是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滞后,教育督导机构建设、人员配备不到位。
因此,2021年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明确9个方面评价重点。分别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情况,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情况,统筹落实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任务情况,保障和促进教育公平情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全工作情况,巩固教育系统意识形态阵地重点任务落实情况,打造良好教育生态情况,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和学校规范管理情况等。
督察组将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开展实地督查,地方和学校事先不得组织迎检。尽可能多渠道掌握第一手情况,尽可能减轻基层迎检负担,尽可能做到客观真实,为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精准画像”。
根据《方案》,今年下半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选择7个左右省份开展实地督查。
附件:
2021年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重点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情况。主要包括建立省级党委、政府领导联系学校制度,“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化、常态化,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学校执行“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等情况。
二、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情况。主要包括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生均公用经费拨付、教育经费合法合规使用、经费有效监管等情况。
三、统筹落实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任务情况。主要包括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双一流建设、100M宽带网入校率、中小学多媒体教室配备、推进体教融合等情况。
四、保障和促进教育公平情况。包括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减少普通高中大班额、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等情况。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主要包括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公务员”长效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中小学教师减负、统筹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教师培训等情况。
六、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全工作情况。主要包括安防设备设施配备、安全责任落实、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防范校园欺凌等情况。
七、巩固教育系统意识形态阵地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包括高校思政课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等情况。
八、打造良好教育生态情况。主要包括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即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落实“五育并举”等情况。
九、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和学校规范管理情况。包括学习宣传新修订《教育法》,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政策、规范普通高中招生、高校特长招生、学校收费、来华留学生管理等情况。
作者:吴金娇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顾军
图片:教育部官网截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