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杨二中,有一支远近闻名的高水平女子足球队。建队26年来,已先后为中国女足输送了17名队员。在上周末刚刚结束的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中学生女足赛场上,由曹杨二中组队的上海女足中学代表队尽管队员年龄普遍偏小,且大多第一次参加全国性比赛,但仍不畏强手、全力发挥,最终捧起亚军奖杯。
高水平的运动队离不开人才支撑。如何让这样的高水平运动队在学校持续焕发光彩,从而吸引一批批学生源源不断地加入其中?如何让更多学生通过学校的体育课程爱上体育并拥有一两项终身受用的体育技能?
在曹杨二中“锻造”高水平运动队的背后,有着诸多“秘诀”。
率先进行专项化试点,让学生爱上体育课
校园是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野蛮体魄”的最关键场所,而体育运动,又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
自建校以来,曹杨二中就始终把学校体育工作放在了醒目位置。“其实,在我们高水平运动队的背后,不仅有运动员‘高超’的运动技能和运动队‘高光’的竞赛成绩,更重要的还有一个‘高站位’的校长、‘高关联’的‘一条龙’机制、‘高协作’的管理团队、‘高结构’的专项化课程体系、一系列‘高效率’的联赛活动。此外,还要有一群‘高情商’‘高智慧’‘高投入’‘高奉献’的教练‘爸妈’……”曹杨二中副校长易建平细细道来。
曾几何时,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是普遍现象。在很多大城市的中小学,尤其是高中学段的体育教学中,“上了12年的体育课,啥运动也没学会”“一节体育课,刚刚热身展开就要整理下课了”等现象比比皆是。
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加强运动技能教学的实效性,从而真正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曹杨二中率先出手,改革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
“以前一节体育课40分钟,常常是学生刚刚热身完没多久就要下课了。现在我们将原先40分钟的公共体育课变为两次80分钟的体育专项课,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基础体能训练和专项学习。”曹杨二中体育教研组长顾燕芸介绍说,改革以学生兴趣和技能水平为依据,打破传统班级概念重组专项班,借鉴先进的“刻意练习”理论,在教学中重点探索80分钟长课的合理结构,并在每堂课安排15分钟左右时间专门用于基础体能训练,确保专项技能和基础体能的协同发展。
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健美操,是曹杨二中主推的六大体育专项课程。入校之初,大部分同学对专项化教学比较陌生,要怎么吸引、引导学生选专项?顾燕芸的“秘诀”是,但凡新高一第一堂体育序言课都要给学生看下历年专项班上课以及比赛的视频集锦,看看学长学姐三年专项学习成长经历。再之后的两周时间,每位同学都会上到6个专项的体验课,每位专项老师也会各显申通,拿出“看家本事”吸引学生。体验课结束,专项老师对每个班的学生有所了解,同学们也对自己心仪的专项有了定论,双向选择,让体育课不再枯燥无趣。
120多人参与女足项目,绝大多数“零基础”
以曹杨二中引以为豪的女足项目为例。在六大体育专项中,每学期参与女足项目的学生数,达到120多人。这其中,除了少部分有一定基础的学生,绝大多数学生,都是“零起点”参与,全身心投入。
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的向曦,是曹杨二中的足球专项体育老师兼女足主教练。面对眼前的这些“新手”,向曦常常会跟她们说,足球虽然是用脚踢的,但更需要头脑和智慧来支配,所以你们上来先不用想怎么踢好球。“我会先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在点燃她们兴趣的同时,引发她们对足球的理解和思考。然后再根据球员的不同水平,采取分层教学,给予她们由浅入深的专项技能练习。”向曦介绍说。
在她看来,要粘合一支新球队,除了要在专项技能和执教中让队员们信服,还要在训练安排中让队员懂得技战术和做人的道理,和队员建立起初步信任并将其延续。她所带的训练,起初是不会给学生固定位置的。在观察一段时间后,向曦会根据一些队员的特点分别教授技能。有需要的时候,她还会找到这些队员以前的启蒙教练,了解队员的性格、技战术特点、家里环境等情况,力求对她们每个人都有全面的了解,随后有目标和针对性地安排相应的训练、给队员充分施展的空间。“不用过早地给她们定性,就像培育花苗,一定要给它们充足的空间和养分,而非罩在玻璃瓶里。”向曦说。
曹杨二中的女足运动队整合了学校、足校、基地、俱乐部的资源,形成了“金沙江路小学——梅陇中学——曹杨二中”的“体教结合一条龙”的普陀模式,形成“体教融合”的女足“一条龙”布局,确保每年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都形成一个合理的年龄梯队。
去年毕业于曹杨二中、如今在复旦大学社会科学专业就读的王嘉怡,就曾是曹杨二中女足队的一员。“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很有足球天赋的人。小学刚开始学球的时候,我还属于球队的‘差生’。”王嘉怡坦言。
在启蒙教练和队友们的不断鼓励和支持下,王嘉怡在足球和学习上从未松懈,小升初时,她的文化课全班第一,顺利进入梅陇中学。三年之后,她又凭借努力进入曹杨二中的意大利语理科实验班学习。王嘉怡的目标是复旦大学,但复旦的高水平招生考试不简单,不仅要足球技能突出而且要求文化课能力扎实。
“记得有一段时间,她常常生病缺课缺考,经历了重重困难和考验,当时我们察觉出了她的反常,及时与她沟通并进行疏导,还让她担任球队队长和足球专项课的助教,转移压力,重塑信心。渐渐地,她重拾了往日的朝气与自信,带着全队在球场上拿下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自己也顺利被复旦大学录取。”顾艳芸介绍说,王嘉怡的成功除了靠她自身的坚持努力,另外也得益于普陀区“体教结合一条龙”的培养模式和良好的政策指引为这些热爱体育的学生提供了成长的沃土。
以赛促练多点开花,操场永远“热气腾腾”
在女足精神的引领下,曹杨二中制定了“以女足为龙头,其它项目共同发展”的体育发展目标。近年来,学校其它项目同样“百花争艳”,连续获得市、区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从班内比赛、年级比赛,到校园争霸赛、体育文化节,再到区级、市级乃至全国专业比赛,曹杨二中创设了各种丰富多样的比赛机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竞技场”,把“学会、勤练、常赛”相融合,以赛促练,以练促学,更好地提升学生运动技能。在每年的乒乓争霸赛总决赛上,夺冠选手甚至还能获得与同样热衷体育的学校校长、书记两两组队并同台切磋的机会。
在不同的比赛季,曹杨二中校园的各个角落里,总能看到孩子们在早中晚等休息时段抓紧时间练习备战。“考虑到高中学生学业压力较大,我们体育老师也会配合他们的节奏,在早自习前、午休时以及晚自习前,在操房里、球场上等着他们。只要学生有训练需要,我们随时都会进行指导。”顾燕芸说。
曹杨二中的体育老师忙忙碌碌,学校的操场也总是“热气腾腾”。早上跑步、出早操、体育课、中午休息、下午校队训练,4点50分放学之后到晚上6点前,都有学生在场上进行各种运动,”据顾燕芸介绍:“我们所有体育专项课之前的20分钟,都会留给学生进行体能训练。通常而言,就是每次跑一个800米作为预热。”
作为一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曹杨二中“体育成绩”同样名列前茅。连续多次被评选为上海市学校体育先进单位、区体教结合先进单位,阳光体育先进单位。2019年,学校参加了包括6个专项以及定向越野、围棋、飞镖等在内的29个全国、市、区级比赛,拿下了诸多好成绩。最让人骄傲的是,这些参加比赛的学生,基本都是普通学生,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到了高中才开始接触体育专项化学习,参与学校体育社团。
“上海的孩子不缺知识,但可能会缺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这些品质和精神从哪里来?体育运动就是最好的载体。我们要求毕业生,要做到八个一,其中一个一,就是要掌握一项运动技能。这不是为了某一次考试,而是为了学生一生的健康和乐趣,为了让他们成为拥有更完整人格、能够更全面成长的人。体育可以给人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这些才是未来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曹杨二中校长周飞表示。
责任编辑:王星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