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如期而至,你是不是还在绞尽脑汁思考怎么让孩子放下手里的ipad,静下心来学习?
其实,除了上补习班,在家刷题之外,还有很多种方式可以让孩子们学到东西,比如你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看真实的人物故事,从真实的人生选择中学习。
有这么一部最新上映的记录电影,就为孩子们提供了一扇深度思考与学习的窗口。
「高考」、「毕业」、「入职」、「退休」,这部从2018开始,花了3年时间筹备的电影纪录片,记录了4位清华人的重要人生节点,也叩问着荧幕前的家长孩子们——
究竟什么才是“大学精神”?孩子们为什么要上大学?大学之道对人一生的深远影响又体现在哪里?
放弃北京户口回乡当村官?
在清华大学的企业招聘会上,毕业生们纷纷接住了各方投出的橄榄枝,留校、考公务员、进国企、融资创业、有些则选择当一个有名校标签的网红……
而此时,一个男同学却踌躇地徘徊在场外,心里怀揣着一个逆主流而行的想法——回到河南家乡,当基层干部。
2019年3月,宋云天接到了清华大学的留校通知书。
27岁的他,从河南农村考上清华水利工程系,在清华一路开挂了9年:担任学生会主席、团委书记、还从本科一路保送到了博士。
在主流的价值观中,他显然未来可期,无论是从政、从商或是走学术道术,起点都非常人可及, 甚至有机会分到一套北京的房子,孩子们未来也能享受更好的教育......
作为从农村培养出来的贫困学子,父母和女友也都盼着他能在北京扎根,这样的决定要如何对他们说出口呢?
去基层并不是拍脑袋的决定,他很清楚这个选择意味着放弃什么,也对世俗标准下自己的“另类”与“怪异”洞若观火。提到周围异样的猜测与怀疑的眼光:认为他选择去基层,是“为了镀金”,或者“肯定有什么问题”,他苦笑着说,“本来人家就什么也没得到,还要被这样怼,就会伤心嘛。”
的确,对大多数趋利避害的人来说,这样的人生选择是令人费解的,它听起来似乎过于荒诞,不像是一个高智商名校学生深思熟虑的选择。
眼看同学们都已经拿到了offer,经历了长达几个月的犹豫纠结,春节时,他回河南老家过年,跟奶奶聊起了毕业后的想法。
在村子干了一辈子书记的奶奶,一边抹眼泪一边劝说孙子:农村的工作太复杂,工资又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自己已经操劳了大半辈子,断然不希望孙子也承受这种苦。
北京户口清华任职,和河南开封农村的基层干部,对于普通人来说再简单不过的二选一,却在决定是否留校的最后一天夜里,让宋云天苦苦思索到了凌晨4点钟。
无论是家人、女友或是师长都希望他可以留在北京,但最终,他还是站在精致利己主义的对面,回到家乡,建设一方土地。
这个理想主义步履维艰的时代,能顶住偏见坚持初心,需要非凡的魄力和决心,是真正的英雄主义。
“特别高兴能拿到一张回国的单程机票……”
影片的第二个主角,是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深造天文,买了单程机票归国入职清华大学的青年教师蔡峥。
如果说宋天云代表的是笃定建设基层家园,那么蔡峥则代表着国家科研领域的“拓取”。
影片里有这样一个镜头:靠在华盛顿卡耐基科学院天文台通往地下室的楼梯扶手上,蔡峥教授看着手机,看似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 “做点事情不容易”。
而他要做的这件事情,就是建立一座世界领先的属于中国的6.5米光谱巡天望远镜,让中国人不用再去花高价购买外国观测出来的天文数据,让中国的科研事业可以更进一步。
作为留美天文学者,在国外无疑会有更好的发展,他却毅然决然选择归国投身天体物理学,推进祖国天文技术进程。
影片中,他要承担的角色是最忙碌的。
他奔走于北京、青海和美国多地,拉动国内外合作,为了观测设备的建立奔走牵线,为推动项目顺利亲身前往选址,和清华教授们讨论其中阻滞......与家人聚少离多。
然而这绝非易事,真正要落实这样一个体量庞大的望远镜工程,至少需要7年以上的时间。面对技术、人才和管理上的巨大难题,仍有非常多的问题等着蔡峥去协调、去解决。
他也只是淡淡地说:“做一件事情很难,但是对国家是很重要的。如果做这个望远镜7年没有成功,我还是会坚持做下去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的国家,正是有像蔡峥这样的学者前仆后继地在各自的行业领域上深耕,才能以如此迅猛的姿势崛起,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年近90,仍躬耕于三尺讲台
影片的第三位主角,是在清华任教66年,依然坚持站立三尺讲台的老院士钱易。
她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更是我国环境保护和环境工程研究与教学领域的大师。
导演王静提到,在所有拍摄对象当中,说服钱易老师是最困难的,她始终觉得有比她更年长和值得尊敬的老师,认为自己不应该占用那么多公众的注意力。
这种谦逊更加坚定了摄制组的选择,在遭到两次拒绝后,摄制组锲而不舍地用手写信向她第三次发出邀请,才终于和她达成了一个“交易”——
钱易老师同意参与拍摄,但必须以她为线索去呈现更多其他的清华老教授。“传承”是钱易老师身上最鲜明的印记,钱易老师出身自“一门六院士,半门皆教师”的钱氏家族,是国学大师钱穆的女儿。
扎根清华讲台60多年,年近90的她仍然坚守一线课堂,潜心在教育领域发光发热,为推动环境领域研究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对钱易院士而言,一生坚持做好的两件事,一是环保、而是教学。”电影中有一幕非常令人动容,钱易老师在清华内部的一次院士荣休会上交流。老院士纷纷表示:我们对学校也没什么要求,就是希望能再给我保留一段时间办公室,能多一段时间教书育人。作为传承中的中流砥柱,钱易先生背后站着的,是千千万万有使命有抱负的百年树人。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纪录片中,除了这三位主角之外,还有刚刚经历高考,以上海自主招生第一的成绩,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第一代00后大学生严韫洲。
从走出考场的意气风发,到成绩出来后因偏科而惶恐考不上理想专业的懊恼,纪录片真实呈现了清华学子们进入校园前的青涩和忐忑。
如果蔡峥代表着拓土的希望、那么18岁的严韫洲代表的则是未来的希望。正式踏入清华校园之后,学习之外的可能性也通过各种活动纷纷呈现出来,新生20公里野营拉练项目,新生赤足运动会,新生舞会......
对于严韫洲而言,充满挑战的大学生活,才刚刚拉开帷幕。
就在严韫洲步入大三之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如其来,整个社会都出现了短暂的停摆,学校的开学时间也延期了。
本应熙熙攘攘的开学季,此时却清冷寂静,清华大学校长站在镜头前对所有学子承诺,延期开学、准时开课。
六个字打破了新冠笼罩的阴霾,上至96岁教物理学的张礼先生,下至年轻的老师们纷纷开启视频、远程授课,镜头扫过一间间空教室,先生们传道受业解惑的声音却不绝于耳。
憋了小半年,回到校园的严韫洲感叹了一句:“终于回来了”。
大三之际,他参与了电子设计自动化项目组,从青涩到成熟,属于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为什么要让孩子上大学?
电影中文名是《大学》,英文名用的却不是University,而是The Great Learning,正如影片开篇对《礼记·大学》的引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里,传道受业解惑只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是代代相传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
影片中呈现的这4位清华人,尽管各自所处阶段不同,但都面临着人生中的重大选择,下一步路,该走向何处?
18岁新生严韫洲选择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钱易院士选择荣休后继续教书育人;宋云天选择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留学博士蔡峥选择放弃美国先进的科研条件,回国改进科研设备……
他们四人身上共有的赤子之心,以及面对选择时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教育工作者、科研人员,甚至是每一个普通人来说,在人生重要的选择节点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不妨通过这110分钟,和孩子们走进这四个故事当中,只因真实的人物故事,比任何书本说教都更有教育意义。
电影《大学》的导演之一孙虹这样回忆拍摄《大学》的缘起——
很多人都会问我拍摄《大学》的缘起,为此我检索了一下我的电子邮箱,看见最早发出的一份关于这个电影的策划是 2018 年的 3 月 16 日。
那天我匆匆在文档里打下了《大学》这两个字,本以为可能只是暂时叫这个名字,却没想到今天,《大学》(The Great Learning)正式上映了。
对于「大学」这个题材,我自己非常喜欢。
因为我对它充满了怀念,充满了感恩,也充满了好奇。
可以说从毕业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怀念大学了。
因为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为了寻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为了证明自己离开象牙塔的保护也能有「闯荡」社会和挣钱的能力,我放弃了自己在大学里所学的影视专业,从事了一份市场营销的工作。
然而很快我就发现,我好像并不能从日益增长的销售数据中获得真正的快乐。
真正的快乐,可能是每天都能通过拍片接触新鲜的人和事物,可能是跟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熬夜剪片,可能是在黑暗的环境里看到自己的作品从银幕光里亮起的那一刻。
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的导师雷建军老师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去做一件事,那就是定期在周末举行「清影放映」:让中国优秀的独立纪录片,通过放映和交流与纪录片的爱好者们见面。
借着「清影放映」,我第一次领略了纪实影像的魅力,也理解了纪录片为何需要院线:当你沉浸在一个黑暗而封闭的环境里,唯有前方有光的时候,才能真正静下心来感受时间的流淌,体会另一个人的人生。
也正是从那时候起,我认定了纪实影像的意义。
于是毕业后的第二年,我辞去了我的第一份工作,进入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正式成为一名纪录片导演。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大众」的职业,但所幸我遇到了许多与我有同样理想的人。
因此我从怀念大学变为了感恩大学,感恩我的大学时代让我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事。
然后我又开始好奇,是不是对于每个人来说,大学都会有着伴随一生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带着这些困惑于心的疑问,我回到母校,通过三年的拍摄来寻找答案。
如果说一定要在三年后的今天给一个结论的话,我会认为答案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承:身处于大学中的人塑造了一所大学的精神气质。
我记得电影里有一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细节,让我感慨万千,那就是年逾八十的钱易先生去给 101 岁的许保玖先生拜年,在离开的时候,摄影师将镜头对准了许先生家里的一幅画,上面的落款是「学生钱易」赠。
从这几个字上,我仿佛看到了白发苍苍的钱易老师年轻时候的样子,曾经也是学生的她从老师和前辈的手里接过教书育人的使命,又用一辈子的时间站在三尺讲台前守护着这个使命,将环保的知识和理念传递给一代又一代的清华学子。
所以,如果当每一代人的眼睛里,都闪烁着耀眼的理想之光时,这种光芒必定会照亮后来人的路。
我们的电影里记录的就是这些眼里有光的人。
钱易先生眼里的光是教书育人的使命,是人与自然的大义;
蔡峥老师眼里的光是广袤宇宙的星辰大海,是一心归国的赤子之心;
宋云天眼里的光是不顾一切奔赴祖国需要的地方;
严韫洲眼里的光是因学习而快乐的简单和纯粹……
看到他们眼神里的光,似乎让我也获得了更多面对生活的勇气,希望这种勇气也能通过光影传递给银幕前的你。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眼里有光的人;愿生于大学的理想,永远长青。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文来源:少年商学院、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