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每年都评选“明天小小科学家”,以此激励孩子们热爱科学、保持好奇心。但是否有人追问,这些小科学家是如何培养出来的?他们考入大学后发展如何?今天,在“构建高质量校外教育新格局”主题论坛上,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直言:“校外教育在举办各类活动的基础上,还应该成为探索育人规律的基地。”
当天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呼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校外教育应当永不停止探索,在优质均质上思考突破,在技能赋能上浸润人文关怀,在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形成更加科学健康和谐的生态链。
为更积极地回应社会对课后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更精准地指导和督促本市校外教育单位,论坛上,“上海市校外教育质量评测中心”(以下简称“质量评测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市中体协名誉会长薛明扬、市科创委员会主任杨建荣共同为“质量评测中心”揭牌。
校外教育让学生的幸福感多元化
在上海市少年宫学习戏剧表演,还由此被遴选为《黑猫警长》动画片进行配音……时至今日,少年得到公司董事长张泉灵回忆起这些儿时的校外教育经历,依旧幸福感满满。在她看来,这些为她今后走上社会和工作岗位,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上海的校外教育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市教委体卫艺科处处长陈华介绍说,目前,上海16个区教育系统内部共有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少科站等20多家,教职工2000多名。校外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在上海,多样的校外教育资源丰富着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给出一组数字颇为震撼——近年来,上海科技馆已经完成了676个原创STEAM课件的开发,推出14万余场高水平的教育活动,累计开放1500余个在线学习资源,与251所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中福会少年宫主任郑允华介绍说,眼下,少年宫每年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百余项,直接服务学员4万人次,开展各类主题教育、群众文化活动逾300场次,活动覆盖面近50万人次,小伙伴艺术团每年参加各级各类演出和对外交流活动百余场,线上线下共计受众人数200余万人次。
打通校内外教育边界,满足更多学生需求
上海的校外教育资源虽然丰富,但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校外教育资源的渴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尹后庆说,学习工具的多样性和泛在学习的普遍发生,正规的学习和碎片化的学习、校内的学习和校外学习的界限日益模糊。人们所需要的不仅是事实性知识,而且需要程序性知识和认识性知识,学习方式也需要“情景化”,强调体验性。
打通校内外教育的边界,上海不少学校、场馆已经开始探索。2005年起,中福会少年宫先后与浦江镇、静安寺街道、新江湾城街道、江宁街道共建,打造“三公里社区校外教育活动圈”。仅新江湾城教学点,自2016年开办以来,已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和部分东南亚国家的社区教育、校外教育同行100余批次。
“鼓励校外教育走进社区、走进岗位、走进场馆,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经历中成长。”长宁区教育局局长熊秋菊介绍说,如长宁学生走进社区,进行志愿服务、课题研究、社会调查等活动;走进机关单位、街道、企事业单位、窗口服务业和社会组织等多个领域的岗位,进行“具身学习”;走进场馆,开阔眼界、跨界思考、深度学习。
上海市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以项目化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设计创意”素养。校长张咏梅介绍说,由于学校的师资和资源一时无法满足课程需要,学校打开“边界”,寻找并依托各种校外教育资源助力课程实施。学校与“设计丰收”——崇明岛可持续社区项目、珍贵塑料——可持续材料使用研究团队、赫尔辛基都市区再利用中心教育团队等国内外其他合作组织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场景学习”提供帮助。
让校外教育机构为学生提供服务的枢纽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变革,如今,上海21家区级校外教育单位已从“低成本收费”转变为“公益性免费”学生培训,从“单一阵地式学生培训”转变为“以指导、管理、研究、服务为主的综合型”校外教育单位,逐步构建了一个具有上海特色、时代特征的“市、区、校三级联动的综合立体的校外教育体系”。
尹后庆说,上海校外教育应该运用新技术,创立新的教育模式,探索育人规律。同时,要让校外教育单位协调社会力量,汇聚教育资源,成为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的枢纽。
作为校外教育工作者,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主任蒋东一直思考,如何有效整合资源、改变教育模式,为校外注入新活力,从而实现校外教育的专业与普惠结合、灵活与共享并济。
蒋东说,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正在构建校外数字化课程体系,增强课与课之间的逻辑性,进一步优化学生学习效果。目前,虹口区以人工智能项目为试点,开发了《机器人,开启智能未来》数字化课程,同时,出版了配套纸质教程,以求开拓机器人学习的创新途径。“打造融合共享的数字化课程体系、竞赛活动体系以及校外教育评价体系,我们需不断尝试。”蒋东说。
作者:张鹏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姜澎
来源:主办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