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我们都期望孩子能过得幸福、开心。
其实,决定孩子幸福的关键是要建立一个良好人际关系。
有的孩子朋友很少,受到同伴的排挤而感到郁郁寡欢;有的孩子亲和力十足,受到大家的欢迎。
产生这种差距往往不是因为孩子的性格或外在环境,而是他们本身不懂如何如人相处。
想让孩子在人际关系中受到欢迎,下面三件事尤其重要。
01
会说话的孩子,更受欢迎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有一种能力,可以让人快速取得成功,并得到他人的认可,这种能力就是讲话。”
在人际交往中,好好说话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不恰当的表达常常会使一个孩子在人群中处于尴尬的位置。
有的孩子是不懂主动去说,有的孩子是说话太直接的人,口无遮拦。
比如很多爸爸妈妈带小孩出门,孩子时不时蹦出一两句没有礼貌的话,让家长无比尴尬。
趁着孩子小,我们还能用“童言无忌”当借口,然而随着孩子的成长,如果不加以引导,很容易就养出一个“说话难听”的小孩。
有位幼儿园老师说起这样一个小故事:
班上有个小女孩子放学跟妈妈哭诉:“他们不跟我玩!”
妈妈听完心疼极了,以为孩子受欺负了,赶紧跑到学校找老师了解情况。
最后却发现,女儿受到同学们的排挤是因为她总是给小朋友起外号,喊他们“笨蛋”、“猪头”,还喜欢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伤害了别人没有察觉,导致身边的小朋友逐渐疏远她。
这种案例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很多孩子在家娇惯,到了集体生活,不懂分享与礼让,有的孩子看到玩具就要抢,有的孩子看到别人玩强行加入,有的小孩喜欢嘲笑别人的缺点......
这些小事在幼儿园阶段很正常,但却需要家长提前示范及传授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如乐于分享、懂得帮助他人、及时道歉和感谢,把礼貌的表达挂在嘴边:
请问能让我玩一会吗?
我可以加入你们吗?
谢谢你!
如果能好好表达自己的需求可能,孩子在社交中会减少很多冲突。
表达这项能力,完全可以经过后天的训练来培养起来,千万不要让孩子的社交生活输在表达上。
02
有同理心的孩子,更受欢迎
什么是同理心?
同理心简单来说就是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并能照顾对方的感受。
有同理心的孩子,往往更能关心其他人,更有合作意识,相反,没有同理心就很容易变得冷漠,当别人遇到不幸时,第一反应不是同情安慰,而是幸灾乐祸。
一个有同理心的孩子,总是能够乐于帮助别人,更受同伴的欢迎与支持。
前几天看到这样一则视频,很受感动:
一对父子在用餐时遇到前来推销的工作人员,爸爸态度恶劣地将其赶走,儿子看见了,教育爸爸要将心比心。
“万一我是你,你是他,我赶走你,你的自尊心是不是受到很大的侮辱?”
“你不买也就算了,你不要那么直接,你就慢慢跟他说不要。”
“人家都是为了赚钱的。”
这番发言引起网友们的点赞:“希望我也能像他一样永远对别人保持善良和尊重。”
这个视频让我想起许久以前看到一个小女孩安慰丢了玩具的朋友,她轻轻地抱住朋友,并把玩具让给他,看到朋友哭得伤心至极,自己也跟着掉下眼泪。
小小年纪可以辨别朋友悲伤的情感,并在意朋友的感受,这一幕让人感到十分温暖。
设身处地地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的孩子在学校、家庭中怎么会不受欢迎呢?
《同理心的力量》中说:“同理心是人类本有的天赋能力,能让我们有意义的、满足地与他人连接,是建立爱的关系的核心。”
能理解别人的难处,这是孩子身上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03
会玩的孩子,更受欢迎
玩耍是儿童与人交往的媒介。
会玩的孩子,是不会缺少朋友的,很多游戏里有规则、有合作、有竞争、有妥协,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能更好地学会交往。
在玩乐中,孩子通过和同龄人的接触,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创造力、合作竞争以及如何应对挫折、克服困难等等。
很多家长对玩耍有一种偏见,那就是认为玩会影响学习。
其实正确的玩,不仅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而且还能培养的孩子社交能力。
比如有的孩子在班上能和小伙伴打成一片,而且热情、点子多,还能号召同学都跟着他后面玩,这样的孩子身上往往都藏着巨大的领导力,深受小伙伴们的喜爱。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在团队里脱颖而出。
一个人玩得自得其乐,这是独处的能力;和一群人玩得不亦乐乎,是孩子社交能力和合作能力。
会玩的孩子,能从小事中体会到幸福,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作者:钱志亮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任荃
来源:中国教师报、钱志亮工作室 图丨本报资料图片,摄影:袁婧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