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19日)上午9点,2021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考”)语文科目顺利开考。考试结束后,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邀请了相关学科专家从立德树人、文化传承、学科素养、教学实践等角度对试卷进行了评析。
一、落实立德树人 注重价值导向
试卷关注学生成长,注重文化传承,弘扬工匠精神,体现时代主题。
课内文言语段节选自教材中的三篇经典作品《卖油翁》《核舟记》《口技》,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可以再次领略高超的民间技艺。课外文言语段讲述明成化年间的官员到地方担任巡抚,不带僮仆,以免引起百姓抱怨的故事,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方正自律、廉洁奉公的优良传统。
说明文把学生带到了600多年前的“海上丝绸之路”,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记叙文讲述当代一位退休工程师给玩具做“微创手术”的故事,体现对精益求精的追求,彰显对美好人性的赞美。“综合运用”围绕课本剧创作,让学生感受到“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的积极昂扬的新时代精神。
二、贴近学生生活 体现五育并举
试卷延续以往的古诗文、现代文、综合运用、写作四大板块,坚持以学生为本、教考一致的原则。试题涵盖了知识积累、理解分析、拓展运用等不同能力目标,坚持政治性、科学性、公平性、规范性。
如理解性默写的情境设置渗透劳动教育,贴近学生生活,综合运用课本剧台词设计融入德育要求,考查人际交往中的礼貌用语,这些都体现了五育并举的理念。
作文以“比看上去更有意思”为题,命题者对“有意思”作了解释,体现了人文关怀。提示语“生活中的人、事、物,大多如此”,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开放的眼光,去发现、感悟生活的“意义”,既避免了学生简单套题,又能触发写作灵感,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三、注重语文素养 提升思维品质
试卷体现了对语文素养的关注。比如19题分析句子的“语言表现力”,学生可以从修辞、动词或叠词运用等角度入手答题,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综合运用”设计了一个“用优秀寓言故事滋养心灵”的活动,凸显了“情境创设”“文化传承”“任务构建”“图文并茂”等特色。围绕课本剧创作,要求学生为演出海报写宣传语;运用课内外语文知识,选择适合主题的创作手法;最后再为课本剧拟写结尾台词。在完成试题的过程中,学生能真切地感知传统文化的脉动,倾听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回响。
试题关注思维品质的考查,比如15题要求简述《郑和的远航》第7段不能删除的理由,要求学生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通观全篇;20题为现代文二选择合适的标题,开放度比较高;写作题中的“更”字激发学生从直观的生活场景,经由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既能让学生结合实际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写出自己的“意思”,又给学生高水平的发挥留下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四、引导教学实践,体现稳中有新
试卷关注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如12题关联词的选用,14题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6题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8题插叙的作用等,对教学实践有很强的引导,提醒教师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要聚焦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试题在保持稳定的同时,有不少创新之处。课内文言的三个选段,主旨有一定的关联,体现了群文阅读的重要性。“综合运用”以“我与愚公相遇在2021年”为标题创作课本剧,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写作以提示语的方式来引出作文题目,而提示语本身就是学生在生活中查阅词典的情境,是生活化的再现。
作者:张鹏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