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写作专业能力,有了评价标准。日前,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组织专家起草的《中文写作专业能力评价标准》在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王元化学馆发布,于今年6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中国大陆首个正式获批的行业写作评价标准。
发布会由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胡晓明教授主持,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主席、标准化委员会执行主任,国家图书馆原副馆长、党委副书记常丕军代表主办方致辞。方长安、安谅、陈引驰、黄玉峰、葛红兵等来自国内文化、传媒、写作和高等教育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出席了发布仪式以及同时举行的写作研讨会。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们认为,当前人们的语言表达出现了粘贴重复化、碎片化、图片化、浅俗化,甚至口水化等问题。
“从整体上,全民中文写作能力在下降。”文化部机关党委原常务副书记、东方文化艺术院院长刘长权认为,当前,迫切需要制订一个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写作标准作为指导和评价指南,来改变这种状况。
在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牵头下,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中国写作学会、上海写作学会等专业文化机构组建课题组,借鉴英美国家的英文写作标准以及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的中文写作标准,组织国内专家、学者,开展调研,组织起草了大陆首个《中文写作专业能力评价标准》,并成立了中文写作能力专业委员会。
国家图书馆原副馆长、党委副书记常丕军说:“中文写作能力专委会把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作为中文写作能力评价体系建设的基础。把制定行业标准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这是行业协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该标准从调研到发布,前后历经两年多时间,其间反复论证、修改,先后征求了数百位写作工作者和研究者的意见。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今年3月,由教育部长江学者、复旦大学教授陈引驰主持,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作协等专家集体进行了评审。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杜晓勤教授指出:“用我们最美的语言——汉语,来表达我们出我们最真实的思想,这是我们制定写作标准的最终目的。”据悉,王意如、过常宝、吴俊、胡晓明、傅杰、黄亚洲、杨扬、步根海、夏智、邢春、韩可胜、王红新等专家学者参与了起草、评审及审读工作。
标准从思维、结构、表达三个维度,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层层递进,通过在规定时间、规定方式提交的作品测评相应的写作水平等级。从低到高,分为初阶(1-2级)、中阶(3-6级)、高阶(7-8级),通过评价、反馈、学习、提升四大机制,系统、科学地形成一个写作能力发展闭环。
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副主任李晓东说,该标准面向使用中文写作的全部群体,致力于探索写作规律,发掘中文语言之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标准发布后,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优化。
作者:吴金娇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主办方提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