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的桂花树郁郁葱葱,春日暖阳穿过落地玻璃窗照亮了数十米的长廊,而刚步入这座高颜值的建筑,就能看到知名设计师与学生们围坐于阶梯书架前侃侃而谈。
3月25日,东华大学上新了一家“小而美”的校园文化“会客厅”——文绮书店。文绮书店的开业是为了纪念我国的纺织实业家、教育家、近代色织工业先驱——诸文绮先生。东华大学的前身之一,就是由诸文绮先生创办于1936年的私立文绮染织专科学校。
“有段时间战局动荡,上海物价飞涨,学校资金周转不灵,但祖父坚持‘再难不能难教育,老师的钱一分不能拖’,硬是让我爸爸骑着自行车,扛了一麻袋钱送到学校发工资。”书店开业当天,诸文绮的孙子诸茂华回忆儿时见闻仍记忆犹新。
纺织业实业救国的先驱,打破当时国外垄断
1886年,诸文绮生于上海,早年留学日本,考入名古屋高等工业学校攻读化学,并获上海县官费资助,期间加入同盟会。学成归国后,经清政府留学生考试,被授予进士头衔,派任农工商部部员,后兼任无锡县梁立实业学校校长。
当时,以诸文绮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从实业强国到教育兴国进行了艰难的探索。诸文绮一边积极宣传抗日,一边将个人财产尽数投入教育事业,筹建文绮染织专科学校。从校舍建设、设备采购,到教师聘任、学校的水电问题,大事小情他都细心关照。在诸文绮眼里,培养实业人才是助力国家富强的关键。
“他不是为了留学而留学,而是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垄断才去的。”诸文绮的后人追忆道。当时,目睹纺织品市场上洋货充斥,老百姓生活所需的丝光线无法生产,只能向日商洋行订购,诸文绮深为忧虑。1911年他任江苏省立工业学校教员,边教学边研究,潜心设计出棉线丝光机,进而试制成功丝光线。崇尚实业救国的诸文绮,决计投身实业。
1913年,他创办启明丝光染厂。据《申报》记载,“营业数目最初一、二年不过数万元,其后逐渐发达。至去年底(1917年)结算已超过百万元。”在当时上海染织工业中名列前茅。1914年,他向北洋政府申请到专利五年使用双童牌注册商标。双童牌丝光线产品在巴拿马博览会上斩获特等奖,声誉鹊起。此举也彻底打破了国外垄断,产品供不应求,远销南洋。染织同业公会特制银盾一枚,誉其为中国丝光染织业鼻祖。
至抗战初期,诸文绮历尽艰辛,除独资办厂还参与兴办了工商业企业二三十家。他和亲友集资创办浦海银行,任董事长。抗战期间,他又联合同业集资创办中国染织银行,任常务董事兼总经理。当时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在租界设立银行,控制上海金融。诸文绮筹建银行,并非敛财,而是放低贷款门槛,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帮助。除却开银行,诸文绮深知同业必须协力合作,于1919年创议组织染织同业公会,并被推举为主任委员。作为一名实业家,他为上海纺织工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再难不能难教育,诸文绮为毕业生题字“信、勤”
诸文绮一生谨遵“信、勤”,他奔波不断,心念实业救国、教育兴国,受到学生爱戴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尊敬。诸文绮为学校毕业生的题词“信、勤”放在书店的醒目位置,寄托了先生对于青年人的期望。
正当诸文绮兴办实业声誉日隆时,战火纷飞,国难当头。留日期间对教育强国的认识,使其滋生出人才救国的理念,他毅然决定将毕生积蓄无偿投入教育事业,并谓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诸文绮开办学校,不是光为技术而为技术,重点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文绮染织专科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授以纺织印染等技术;设有实验工场,注重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结合;对贫困学生实行工读生和奖学金制度。在他的谆谆教诲和不懈努力下,该校共有两届学生毕业,计百余人,其中大多发展成为纺织企业的技术骨干。
诸文绮为毕业生的题词是“信、勤”二字,勉励学生“为轻纺工业这根民族工业的支柱作增强和加固的工作”。这既是他毕生身体力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也体现了他对教育的信念。1950年文绮染织专科学校并入私立上海纺织工学院(1951年华东纺织工学院创建时并入)。
“到现在我们留下的照片里,他还是布鞋,普普通通的,那时以他的财力可以穿最洋气的衣服。”诸文绮之孙诸慎裕回忆道。他把物质上的财富看得很淡,但在帮助人时却非常慷慨,同时他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远高于个人享受。诸文绮常常告诫子女:“我的资产将全数用来办教育,你们要学会自力更生,有饭吃饭,没饭喝粥。”诸文绮之子诸尚义在自己家中负责洗碗,橡胶手套破了也不会马上扔掉,而是把旧的套在新的上面,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诸尚义曾是美国知名飞机设计师,参与研制“二战”中让日军胆寒的“黑寡妇”战斗机。“我本来在大同大学念了两年电子工程,父亲说中国没有航天工程,你要到美国去学航天工程,我就去了。”忆及父亲,年逾九十的诸尚义心潮难平。“我敬重我的父亲,更为他而骄傲。我是他的儿子,也要做个像他那样的人”。虽然他毕业后因太平洋战争爆发滞留美国,但自己参与设计的战斗机在抗战期间与中国空军并肩作战,也算了却了父亲夙愿。
“文绮书店的开业,是对以诸文绮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国纺织人最好的纪念。他们积极兴办纺织教育,努力振兴民族工业,实业救国精神,也将被今天的大学师生传承”东华大学出版社社长陈珂表示。
时尚设计赋予校园老建筑新生,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空间
整体面积5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不仅陈列着全国最齐全的纺织专业图书,还有通透舒适的阅读区、讲座区、艺术展览区、大学师生设计作品展示区、咖啡吧等多功能的学术文化交流综合体,让书店真正成为大学的“文化地标”。
很难想象仅一年前,这家高颜值的书店还是一个老旧的储存仓库。
推开一扇不大的玻璃门,书店内部别有洞天。整整两面墙的书架摆满了纺织服装、艺术创意、生活美学等书籍,其中有许多如《敦煌丝绸艺术全集》《中国纺织通史》《中国服饰史》《海派时尚流行趋势研究》等大部头的书,其中甚至包括难得一见的珍贵精品书籍。顶天立地书架与木质的阶梯座位、多组巨幅涂鸦黑板画,共同构成了一个兼具艺术感与功能性的阅读区和讲座区。在这个区域左侧,还设置了专门的展览区配合主题活动。
而在另一侧,长达50多米的走廊上,一道道高大的门廊和落地玻璃窗,延伸出了三间相互连通的多功能区域。在这里,可以看到学校师生创作的时尚设计作品,可以邂逅各色精美的校园文创,还有出售绘图工具、服装面辅料及缝纫工具的专区。
书店的设计师黄更,也是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他告诉记者:“这座老建筑最早曾是学校的化纤实验楼,后来作为图书仓库使用。在改建中我们尽量不‘大拆大建’,力求保留历史情怀。”他表示,通过对老建筑内部重新加固、打通所有空间,并以室内外三条回廊的设计,打造了数个采光通透、动线分明的综合文化创意区,为师生提供了学术交流、作品展示、阅读学习的新场地。
书店开业当天,知名服装、服饰美学专家包铭新被邀请作为书店“锦绣华彩”的首讲嘉宾,和学生们分享了他多年来“纺织文明的发展与继承”的研究成果。由东华大学出版社与上海纺织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百年纺织 世纪回眸——上海纺织工业历史影像展”作为“首展”也同期举办。
作者:储舒婷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顾军
图片来源:东华大学供图、储舒婷摄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