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回家的大学生吐槽,父母未经同意就在早上七点敲开自己的房间,拉开窗帘唤醒他吃早餐;过年回家的年轻人抱怨,亲戚、邻居等借聚会对自己的收入、情感、体重等进行全方位“关心”和“刺探”;还有更多普通人平日里的不满,剪头发时被理发师喋喋不休地推销办卡、坐地铁时总有“不知好歹”的人“独占”一根扶杆,和同事吃饭,没完没了地被迫听对方的家庭矛盾……日常生活,几乎每个人都在人际交往中遇到过这类令人不那么愉快的经历,这些场景谈不上冒犯但却让人感到自己被“入侵”,更令人生气的是对方却不以为然。尤其是亲子之间,被模糊的“边界感”,甚至带来成年人对孩子的“伤害”。
有形或无形的“边界感”,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被触碰的“雷区”。在如今的90后、00后中,为了应付社交中他人在自己的个人“边界”反复试探,还诞生出了“糊弄学”“推辞学”等等社交技巧。
“边界感”被冒犯带来的人际交往中的不快为何日益广泛,甚至有人因此而焦虑不堪,觉得自己的社交恐惧也来源于此?有社会学专家认为,“边界感”来自人们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和对隐私的保护。还有心理学专家指出,“懂得人和人之间的界限,首先要理解别人的需求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而家庭养育正是形成和建立‘边界感’的第一步,适度的界限对于亲子关系来说尤为重要。”
年轻人的“边界感”焦虑,使得“糊弄学”“推辞学”盛行
去年11月,豆瓣出现了一个名为“日常注重边界感”的小组,至今已迅速聚集了八万多名成员。小组简介对于边界感的描述引用了《相处的艺术》中:人与人之间,内心的自我界定。
在这里聚集着“边界感”焦虑人群,而且大多数是年轻人。他们在这里交流过年最不愿意回老家、走亲戚的原因;倾诉平时面对那些令人恼火的问题,只想回怼“关你什么事”的烦恼;也有抱怨因为对方总在自己“雷点”上跳跃,而很难结交到朋友……当下年轻人生活中关于“边界感”的烦恼,背后折射的是代际间的不同观念和城乡间的不同文化。
最近,刚拿到考研成绩的小王幸运地进入了梦想的学校的复试,她刚刚告知父母这个消息,就接到了好几个远房亲戚的恭喜电话,这令她尴尬不已:父母怎么可以不经她同意就把她自己的事情和亲戚分享呢?更不用说只是复试,还没有被正式录取。
“小王的父母和大多数父母一样,对待子女缺乏边界感。”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讲师陈伟表示,“他们内心认为小王的成绩就是他们的成绩,而且正如很多父母一样,他们对成功的标准比较单一,孩子在学生时代比绩点,孩子进入社会比收入。”
陈伟表示,对于小王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成功的标准是多元的,更是取决于一个人如何定义自己的生活。面临更激烈社会竞争压力的年轻一代,很多人特别反感被父母拿来和“别人家孩子”比较、或是当作炫耀的资本。不停地被别人比较让人觉得很不舒服,这时封锁自己的边界,就不必被迫卷入竞争。“边界感”有时其实是一种在代际冲突中的自我保护。
成年子女对父母缺少“边界感”的行为不愿意接受,那么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有些父母总爱在朋友圈发孩子的丑照,或在客人朋友面前谈论孩子的言行或成绩,这也会引发孩子的不满和抗议。
“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很反感自己‘黑历史’的曝光,这一代年轻人很早就有了隐私和界限的概念。”同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刘翠莲表示,生长于网络的Z世代对于传统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在,不远游”等传统观念认同感并没有那么高。
“从农业文明转型的不仅仅有物质层面的生产生活,急剧变迁的社会规范体现的是人们更深刻和广泛的精神层面需求。”陈伟表示,在过去聚村而居的农业文明时代,所有人的生活发生在同一个家族和村落,每天密集的交往互动让彼此间几乎是“透明人”,大家很自然地知道对方的任何隐私,不觉得需要关注“边界感”。“当下社会,分离的社会身份让人们的交往从同质性变成了意识性,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对别人的探究就会产生警惕,这时就建立起了‘边界感’。”他说。
边界意识从婴幼儿时期形成,养育者要平衡好亲子间的界限和亲密
事实上,早在语言尚未发展的婴幼儿时期,每一个人就开始在家庭养育中初步建立了 “边界感”。刘翠莲举例说,当养育者距离太近或介入过多时,尽管婴儿不能说话,但他会通过打嗝、吐舌头、扭动、哭闹等信号表达自己的不舒服。然而,有的家长往往接收不到孩子的信号,仍然拿玩具逗他。还有的家长又距离太远,看似在和孩子说话却没有视线接触,这样无法在互动中和孩子建立连接,“边界感”缺失的结果是孩子会感到孤独。
如何平衡亲子间的界限和亲密,很多时候是贯穿一个人整个成长过程的问题。
“一般来说,孩子越小的时候越需要保护,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就要给他越来越大的空间。”刘翠莲在心理咨询中碰到过不少因“失衡”导致的亲子矛盾,比较常见的是侵入型和忽视型的家长。前者过度侵入孩子的生活,孩子在全家人围绕之下,一言一行都被重视和放大,失去了自己的空间,无法自由地进行探索或尝试。
但是,一味重视培养独立性却忽视了孩子精神需求的所谓“放养”式教育同样不利于成长。比如那些父母不在身边或工作忙碌、被祖父母或保姆养大的孩子,往往在幼年时和父母关系疏离,难以在遇到问题时形成良好的沟通。“在孩子遇到危险、生病或困难的脆弱时刻,不管年纪多大都是需要父母在场给予安抚、支持和鼓励的。在每个人生的转折点,亲子间的信任程度和关系质量都在经受考验。人的成长既需要空间和自由,也需要来自家庭的支持、鼓励、保护、陪伴。”她表示。
不必因噎废食地封闭自己,面对面的交流没那么令人恐惧
“在过度侵入式的关爱中长大,有的人一方面反感过度干预的家长,一方面又养成了坐享其成的惯性。”刘翠莲说。有些孩子变成了对什么事都无所谓,没有青少年应该有的朝气和活力,甚至出现厌学、沉迷游戏等表现。在和他人的交往中,他们往往也对别人的“边界”不敏感。不过有时也可能完全相反,即变成特别在意“边界感”的人。
无论在家庭里还是日常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确实需要一些“边界感”,但令人担忧的是,幼年没有建立起很好的“边界感”,往往使得一些年轻人因为害怕被触及“底线”而因噎废食地选择封闭自己,并进而倍感孤独。发达的网络满足了“宅时代”青年人的娱乐、交友等需求,他们不愿意在“无效社交”上浪费时间,不少人觉得在现实里认识新朋友、谈恋爱等维系亲密关系“很麻烦”。“人是社会型的动物,既拥有丰富的虚拟世界、内在世界,同时在线下的人际交往中也能得到支持,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刘翠莲表示,人在真实世界中感知环境、活动身体是必要的社会活动。
去年,陈伟在对都市青年进行社会调查时发现,很多人反而更愿意向陌生人倾诉自己的心声,因为平时缺少可以交流的朋友。“年轻人在注重隐私、自主性的同时,没有必要过分强调‘边界感’以至于使之成为阻碍正常社交的篱笆。更何况,只有在和不同人群的交往中,才能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边界。”他说。
正如年轻人总是很反感亲友打听收入、婚恋情况等隐私,但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很多时候,大家彼此不够熟悉,想要表达关心却找不到更深入的话题和入口。“出于不同的生活习惯,处于不同的规范,如果彼此认知不同,学会拒绝很重要。”陈伟认为, “其实对方通常没有恶意,只是彼此对‘边界感’的认知不同。这时,学一点应运而生的‘糊弄学’‘推辞学’也无伤大雅。”陈伟建议。比如告诉对方“等有了好消息一定告诉你。”
陈伟鼓励年轻人走出去多进行一些面对面的交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寻找懂得彼此的朋友,而非完全介入别人的生活。参加遍布线下的读书会、远足俱乐部、手工社团、公益活动等等就是不错的选择。
拥有共同的爱好是交到新朋友的常见方式。当然,喜爱户外运动、读书、美食、旅游的人可能属于不同的群体,所以并非每次总是要和同一个朋友在一起,可以根据不同的社会角色选择和不同的人交往,只要大部分时候彼此互相尊重就让人觉得舒服。
作者:储舒婷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视觉中国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