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下午三点半放学,可父母还在上班,中间的“空窗期”怎么办,谁来管?曾经,这一“三点半难题”让不少家长为之困扰。新学期伊始,随着上海小学生课后服务工程的全面升级,越来越多的孩子不仅在“空窗期”完成了作业,还通过学校的细致安排和丰富活动,体会到了放学后的别样精彩。
位于丽园路的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有近1500名学生。从本学期起,绝大多数学生都选择留校参加校内看护活动。从三点半到四点半,是中高年级学生的作业看护时间,而从三点半到傍晚五点十五分,是学校为鼓励学生体验探究而特设的创智导学课程时间。包括芭蕾、足球、篮球、音乐、DI等16个线下课程和4个线上课程。
“这两条线是并行展开的,同学可以自主报名参与到创智导学的课程之中,对于参加创智导学课程的学生,老师会提供‘弹性作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合理安排完成作业的时间及数量,在加强认知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统筹能力、思辨能力等综合素养。”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马维莺告诉记者。为了保障课后活动的高校运作,学校还组建多个团队联盟,包括正-副班主任联盟、主教-助教联盟以及家-校联盟等。
虹口区第二中心小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南针计划”、非遗文化项目等资源引入课后服务,开设了传统文化类、艺术表演类、学科文化类、运动健身类四个大类,包括古筝、茶艺、篆刻、民乐、书法、卡魅工坊、创意吸管、魔方、扯铃、击剑、网球、体姿训练等25项内容供学生选择,让学生玩中学,学中乐,乐中获,丰富自身成长经历,发展个性特长。
在宝山区罗南中心校,学校充分挖掘家长资源,把有一技之长的家长请进课堂。在“家长微课”环节,请家长为孩子们授课。天文、金融、科技、益智……上课前,班主任会协助这些家长精心备课、制作课件、准备教具……短短30分钟的家长微课,让孩子们跟着“家长老师”涨知识,每每结束时,孩子们总感觉意犹未尽。
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根据校情、学情、家长需求,细化、优化了“三段式”服务内容与安排,将放学后的近三小时,划分为三个时段安排服务内容。第一段学习时刻,由语、数、英老师轮流看护学生在校完成作业,并开展少数学生的爱心辅导,进行补差补缺;第二段快乐时刻由学校小公民五大中心牵头,结合学校综合活动、项目化学习和办学特色,开展健身、创新、书香、炫艺等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学有所乐、学有所长;第三段温馨时刻则由专门聘请的社区老师和本校教师一同负责,组织学生进行静心阅读、桌面游戏、伙伴交往等活动。
“课后330服务其实之前就有,但和往年相比,今年我们提供的校内课后服务定位更准、内容更多、覆盖面更广。”静安一中心小学课程教学中心主任沙惠健老师告诉记者:“新学期开始前,我们对所有学生和家长开展了详细的问卷调查,宗旨就是愿托尽托,愿留尽留,不作要求,也不设门槛,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灵活进出。”
结合问卷结果并经过一周多的运转,如今在静安一中心960多名学生中,留下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占55%左右。其中仅参加学习时刻的就有近300人,参加快乐时刻的有200多人,全部参加三段服务的有37人。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好几个高年级学生因为住在附近,可以独自回家,但依旧选择了在学校留到五点以后。一位学生告诉记者,以前放学后,家长会让他去附近的培训机构参加晚托班做作业,收费不菲且效率不高。如今学校里有了看护服务,家长就放心地让他们做完作业再回家。
傍晚5点58分,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的“爱心晚托”专用室里,龚思瑜老师手中的对讲机再一次响起了校门口保安的声音:“四(4)班韩之涵的家长来接了,可以让他出来了。”将作业本装进书包,道一声老师再见,韩之涵兴奋地走出了教室。在记录表上写下最后一位学生的离校时间,龚思瑜整理好屋内的桌椅,关上了这间“晚托班”的灯。
作者:王星
摄影:袁婧(部分图片由受访学校提供)
视频拍摄:袁婧 剪辑:王卓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